初秋的南粤,细雨霏霏,缠缠绵绵,有多少说不清、道不名的伤情愁絮萦绕心间? 这里的雨,像一个顽皮的儿童,说来他就来了。白天还是艳阳高照的30°C,傍晚时就来个乌云遮天。几声闷雷滚下,不大不小的雨点儿就淅沥哗啦的下来了。开始还是暖暖的,落在喜雨人的胳膊上、额头上,后来越下越凉,不知是谁“啊——嚏——”一个喷嚏,溅落了一片雨花…… 雨越下越细密,越下越有耐心,后来干脆成了雨丝。这细细的透明的水线,如天地之琴的弦,流泻天籁之声;又如一袭雨帘、一道雨幕,将近处红砖蓝瓦的民居和红花绿草冲洗得明净艳丽;远处的景致不用说,是雾朦朦的一片,是一切尽在烟雨中了。
朱晓琳早时的《江南雨》这样唱到:“江南人,留客不说话,自有小雨悄悄的下。黄昏雨似雾,清晨雨如纱,遮住林中路,打湿屋前花……若断又若续,如诗又如画,心在雨中醉,请在雨中发……”曾经在扬州瘦西湖,我们就赏到这样的景致。
细雨绵绵中,那人、那伞、那水、那船、那荷、那树、那桥……无不在雨的调理中入诗、入画、入情了!而北方的雨有些稍硬的质感,像婴儿的小骨头,硬的娇柔,硬的美妙,硬的有些可爱的小脾气、小灵巧了。
我认为雨中最美的应是远景。此时隔着朦朦细雨向外看……哦,不,这朦朦细雨本身就是最美的景致!它如纱似雾,轻灵精雅,缠缠绵绵,美轮美奂!它比闺阁的珠帘更细、更纯、更有韵致,比童声无伴奏合唱的高音区更透明、更极至!
假如此时有一阵微风斜斜吹过,便如一只纤手拂过琴弦,一两串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滑音,在雨中传递开来;又似雨精灵飘过时的裙袂,轻轻扬起了一两下……
一直认为雨是上天的忧郁,是因为众生之母在上界看到她的儿女,在人间承受身心的折磨和煎熬而心疼落泪。在很多文人墨客眼里,似乎雨和哀愁总是结蒂而生的,其中的诗文数不胜数,浓浓的缠绵悱恻的愁绪,怎么也化解不开。
不知有何渊源,我从小就喜欢雨。喜欢看雨、听雨、淋雨,有时会在雨中喃喃自语,有时暗暗追问,有时会默默品尝着一泓哀愁,默默神伤……
而今天,这世界、这细雨,又在诉说怎样的幽怀和心语?暗藏怎样的韵致和秘密?你裹着云雾般的面纱,涵萏轻轻的哀愁,让我去猜、去想、去梦、去迷……
烟雨如斯,思量亦如斯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