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重庆文科状元被弃录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被弃录的状元,高高兴兴的请亲朋好友来吃酒,期间觥筹交错都是祝福的话语。“金榜题名”,人生八喜十景之一。“金榜题名”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今年夏天一切关于高考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何川洋。网上的朋友曾经常常说,何川洋考了个重庆市的文科状元,但是参与了民族成分的造假。但是这个何川洋究竟有些本事,去掉了他民族成分的加分依然是重庆市的状元!后来重庆市查出来了许多民族成分造假的学生。然而然而重庆市教育招生部门竟然以“未形成加分事实”等为由保留了何川洋的录取资格。一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为数不多的好大学接到了何川洋的报考志愿 ——凡考得当地文科状元的考生大都会报考这所大学,——便将此事商量一番,最终被弃录了。网上的朋友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出于道德、法律、人情各方面里的,有的主张给何川洋一次机会,毕竟参与作家的不是他本人,况且参与作假的他的父母已经被处置了。有的主张不能录取因为他破坏了高考的公平,听说香港大学对何川洋有意向但因为这位老兄的面试不合格而被拒之门外,但我没有具体的看过这些新闻,所以也不知道“何川洋”“港大”究竟是怎样纠缠的。总而言之,何川洋被弃录了。堂堂一个状元没有大学可以上,只好躲在家里。然而是非依然未清,网上的争吵依然激烈,好似一座雷峰塔重重的压在这个孩子身上。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重庆市巫山县去年的高考文科状元龚余因为别人的加分而失去上北大的资格”;“去年北大在重庆招录的所有24名文科考生中,竟然有17名获得了加分!比率高达70%!”之类,但我现在都懒得理了。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何川洋不能被录取。后来重庆市教育招生部门以“未形成加分事实”等为由保留了何川洋的录取资格,何川洋依然以重庆市文科状元的身份报考了北京大学,看见这毫不知羞耻的“重庆市教育招生部门”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网页,说何川洋的父母被处置了,具体的处置方式也不得而知。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不能录取。
现在,他居然被弃录了,则普天之下的考生,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吴越、齐鲁、燕赵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北大叫喝彩,不怪何川洋及其父母太多事的?
学生本应该只管自己学习。其他民族考生加分,和他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试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国家教委也就怪何川洋的父母多事,以至影响了其他考生的录取,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抓了起来,关进铁笼不能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国家教委所作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假状元”一案,的确应该由其父母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这话的出处,或者不在《教育法》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每年的七月,人间有的是考生,考完试后按照成绩随便拿出一个便可录取,加分的加点分,没有民族作假,偶有一个,翻开档案,查明真相锁将起来置于铁笼,就是第二个何川洋。
当初,何川洋的父母在篡改民族的时候应当按捺不住自己的那股兴奋劲,现在却只有他们所在笼子里独自静坐了,非到刑满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假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假是终究要曝光的么?
活该。
(二零零九年七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