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看看有识之士的农业大学生存之本!!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全国政协委员区颖刚向本报记者透露,华南农业大学因为名称里有个“农”字,不少学生不愿意报考,该校毕业生找工作时也遭遇怀疑和歧视,而该校已日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因此他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华南农大等农业大学应该改名,把“农”帽子摘掉。
“农”字限制学校发展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区颖刚委员昨天对记者介绍说,中国有几十所本科以上的农业大学,它们中间很多都是中国教育史上成立最早的一批大学,办学历史长、校园面积大、具有优秀的办学资源。但是,因为自身名称里有个“农”字,目前学校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昨天,他将这些问题一一详细列了下来:
1.一般人望文生义,认为农业大学只应办农科专业,不利于这些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2.学生不愿报考有“农业大学”名称的学校,使这些学校招不到好的生源;
3.这些学校的非农学科的学生出去找工作时,普遍受到怀疑或歧视,这对他们很不公平; 改名后不会放弃农科
据区颖刚介绍,主管部门担心改名可能会不利于农科专业的发展,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有损几十年发展形成的校名无形资产,因此对学校的这一要求一直未予批准。
但是,区颖刚认为,我国的农业院校目前乃至今后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仍是农业类学科,即使改了校名,学校为了发展,也决不会将优势和特色丢掉,只会努力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因此,他建议由教育部组织试点,或先授权部分省市试点,是否在全国推开等试点后再作决定。
本报特派记者魏黎明何雪峰何雪华廖卓斌北京报道
改名不会影响农业教育
“为农业大学"摘帽",如今已经成为华农不容忽视的问题。每年因为带有"农"字的校名,给学校招生和就业带来的烦恼可谓数不胜数,华农要比其它高校付出更多的心血”,昨日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副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罗副校长说,有人提出,农业大学改名会不会国家农业教育的发展,会不会影响农业科学研究?会不会影响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对此,学校坚决表示,绝对不会。华农向综合性大学迈进,农业是基础,也是特色,这一点决不会改变。本报记者薛冰广州报道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转贴:看看有识之士的农业大学生存之本!!
上一篇:和一个不在乎的人在一起下一篇:我为什么那么爱你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