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默默回望亦有笑

tandong [闲逸] 2013-04-18 16:46:43 星期四 晴天 查看:203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伫于此时,本科生活已过十之七八。经历无数世事,惟有其间的想法值得回望,相比于具体的往事,对于我。


 


回望,成了现时的要求,抑或是一种必然。收获,成了过去两年的一种主笔调。收获知识和朋友,助我感悟了一大串的生活。而于我,这一离家进京从而整日奋斗以图在此扎根的半个漂泊人来说,更为重要的,乃是,思想上的慢慢长大,教我看会了很多现实世界的侧面。因此,我感激,感激自己的勇气与默默。勇气,让我直面林立的差距,从而没有丢失自我,也因此感受了许多同类人的勇气;默默,教我慢慢蓄力,增加原始的驱动力。以此,我在慢慢认识生活,这一不同于南方烟雨的京城气息。


 


有时想想,自己从前竟然为了能在这样的一个地方生存下去,而拚了命付出的那种精神,现在还残存多少。日落后,看着满街的昏黄色的车流,我有一种加入进去的冲动,我知道数年后,我是能够真正的加入进去的。


 


理工的这一围浅浅的墙,让我能够在稍受伤害时及时逃避,躲于校园中,我充满虚妄地自信,我知道,自己不会也不能永远游游于校园,四年应该能够将我磨练的更加坚韧,使我以后能够抵御更多的伤害。于是我珍惜现在的时光,不敢懈怠。,也因此,每日紧张的生活,从未将我麻痹,做事情是为了增加自己思考问题的分值,于是,我紧紧捏着学习的脉搏,感受着那富有生命前景的跳动。不为其他,只为感动自己。


 


今儿中午,打电话回远在四川的家。突然间发现,原来自己还有家的支持,每日陪伴自己的香香不也是在一直支持着自己么。原来我并不孤独。是啊,双学位班的班长不也是一位很有抱负和现实勇气的人么,也是一位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坚持的人啊。这也是一种伴随啊。


 


突然忆及大一听彭明榜先生讲座时,其所寄予的“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后面乃知为《中国青年》的标号。当时只觉新鲜,未与自己联系起来。现在始知乃是当时我缺少感触,大学的精髓并不是踏进大学的校门就意味着能够理解的。我幸运,认识了很多有抱负的人,虽然现在看起来,他们是如此的平庸,恰似我。然而我深知他们的内心深处也一定像我一样埋藏着跳跃的种子,每日的不懈思索与辛苦探求,正是在慢慢浇灌着她——我知道我有了伴。


 


于是,我逼迫自己努力去发现,于理工,这一从常态思维来看只存在循规蹈矩的方圆之中。已逝的两年,我过得无比的辛苦,并非外在的原因,乃因在这两年中,现实与理想,希望与渴求,每每交织于心中的时候,总苦于找不到方向解开这些结,于是我转向了求索,故意将自己安静起来,很幸运,我发现了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可以让我暂时寄托,文字在某些时候也是一种解放个人的手段啊。解放后,便不觉得累,于是继续投入到辛苦的奔扎中。


 


我一直不以为自己有着刻板的思维,我也不喜欢放荡不羁,我总觉得自己的思维时刻在漂浮,没有固定的安置之处,因为我停不下来,不敢停下来,万一停下来我将束手无策,因为我还没有拥有过去所理解的立命之本。


伴随着飘荡的思维,现实的我,也是整日飘荡于外。我不想回宿舍,我已习惯了除了睡觉而在外的生活,虽然没有别人所说的“宿舍是堕落的场所”的因素,但我始终认为相比于5500一年的学费,宿舍那每年650的费用,简直不值一提,因此我觉得在外面的收获将要大一些。确实我在外面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虽然还是隐性的。


 


于此,我又多了一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地进行着规划中的步骤,没有过多的激扬,反为刻意的朴实,内心的冲动怎能过早地彰显?!就这样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到了现在。


 


写到此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在完成某种思路啊,幸好还顺及回忆了一些东西。


 


                                                  丙戌年十月十六午


顶一下(32 写日记 1251044 240297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