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总把秋定义得很凄凉,辛弃疾有了“落叶秋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是啊!
秋是离别的季节,虽然伤感,可是没有秋的离别哪有相聚时光那无法轻易得到的快乐呢!
挫折就如同生命的秋季,尽是凄凉,然而我们是否该去想想,生命中又有多少成功不是踩在挫折
的背上而成功的呢?或许正是那些琐碎的凄凉的挫折而愈加显得成功格外美丽!而和古人遥遥相对的现人,在享受成功带来无尽喜悦和虚荣时,又有谁会去想那些琐碎的曾经令自己难堪耻辱的挫折呢?一如就别重逢的知己,有谁还会去想昔日挥泪相送的凄楚。
难道真的是多事之秋!记得那年秋天,一个新阶段的伊始,当我拿到大学通知书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学业的无望,高考的失败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归附平静,从故乡到相隔千里的天府前来求学。这时的我,对李商隐的“夜雨涨秋池”的愁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最后还是秋带着预言家的睿智带我走出那些阴暗的日子,秋又带着母亲的温柔抚慰着我寂寞的心灵。
秋在给我冷静的同时还给了我接受下次挫折的勇气。
寻思失败的同时我沉下心来真正地正视自身的浅薄,鲁莽与阴暗。
在寻思和正视之间,我根本否定了当初那浅薄与幼稚的想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大脑不好,而不是平时没有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和每一份试卷。寻得了自己的结症所在,在后来的日子里,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用百分百的虔诚去善待我的每一次挫折,犹如拾垃圾的老人对待每一个被惹恼丢弃的易拉罐。
或是量到质的飞跃,或是付出与收获的预约,这样我在每一次挫折之后,我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屡败屡战的我未间断地享受着成功带给我的虚荣。我知道当初面对挫折时,我选择过痛苦,但选择痛苦不是错,而在痛苦中沉沦则是一种罪过。
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管感受,如果我们把每两次挫折之间的距离,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看着是成功。都认真地品味一番。
毕竟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的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但没经过一次挫折对事物的认识就进了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一点,自己的意识也加深许多。这样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
这不也正如在秋天能感受秋风萧瑟的凄凉,但也能感受到落叶缤纷的美丽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观。
人生如果不能经历生命的挫折,总是谈笑一生,也只是漂浮在笑容的表层,怎么懂得那超脱尘世的淡然和平静?怎么能领悟那豁达和超然。
我要用一泓秋水的诗意去体会挫折如秋的含蓄美的所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