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能走到哪里?(上)

刘学彬 [感悟] 2013-04-03 10:18:39 星期三 晴天 查看:169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文字——自我感觉——它是个很特别的东西。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的身边,也不知道它能走到哪里。

    很久没有触摸过承载文字的纸张了,也没有再提起过书写文字的钢笔。前不久因为有一点点想法在绝想网上写了些,有一个朋友说她没有在绝想网上写过什么,是因为绝想网是个公开的东西,写什么都传得很快……难道是害怕?害怕什么呢?

    我想了想,产生了一个想法:我曾经是很喜欢写些什么的,现在我不就有了这些闲裕的时间了吗,我要是把自己的想法都写下来,不给别人看,自己悄悄地保存着,岂不有趣!其实我早就向往着了!我想把自己的所有想法都变成文字,不管拙劣也好,愚笨也好,精致也好——那都是自己的,就像母亲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长得丑。绝想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东西,而这些想法就是我独有的,对别人无关紧要,但在自己却是十分珍贵的。

    这样想着,想得久了,心里就会很舒服……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交往的一个笔友。她曾经告诉我,她写过很多东西,也在报刊上发表过一些,但是她自己珍视的东西,却是只供自己享有的,不会拿给别的人看。

    当时我很羡慕她。因为我在报纸上看到过她的东西,清新灵动,文采斐然的。我也相信,她自己藏了很多更好的东西,不过有点可惜她没有把它们拿出来分享。

    不过现在我更羡慕她了,因为她懂得珍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东西——有些东西是别人不能分享的。

 

 

   

    回忆起了以前一些事来。

    小的时候很喜欢读书,我觉得手捧书本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就迷上了书。当爸爸问起我长大了想做什么时,我脱口而出的是想当一名作家,我原以为作家非常有本事,渊博而充满了智慧,歌颂高尚,赞扬美好,揭露丑恶,鞭笞妄邪。

    后来上了初中,可以跟语文老师借书来读了。我是把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时间最大限度地用来读书了的,可以说是“贪得无厌”了,真的有“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可是当老师知道我的志向以后很认真地告诉我,作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潇洒神气、文采风流,是而要忍受比一般人更多的孤独与痛苦的——这不是身体上的痛苦,而是思想上的痛苦。有很多知名的作家由于不能承受这样的孤独与痛苦,最后不得不选择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这样的痛苦,王国维、老舍、王朔、顾城、海子、三毛,还有莫泊桑、川端康成、伍尔夫……太多太多的一群了!

    我开始迷惑了,有一种被吓着了的感觉,或许我更适合做个一般的人吧。不过我依然还是很喜欢读书,喜欢思考,也喜欢随便写写。高中以后,没想到语文竟成了我与别人争一日之长短的强项,我也常常拿到别人不可思议的高分。那个时候,阅读竟然会像吸毒一样的成瘾了,而老师安排的每周必写的随笔更成了我表情达意的唯一快畅的方式。刚从乡村踏入城市的我,像个迷途的孩子,不辨方向,不知未来,形成了一种感伤郁结的习惯,老是怀念乡村里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的哲学,排斥着物欲横流充满了虚伪微笑和真实的鄙夷的城市生活。于是乎,五柳先生的田园诗歌和淡泊哲学成了我的最爱。

    后来我还是渐渐丢弃了喜爱的书本,为了那个未知的前程,我放弃了一切嗜好,全心全意地扑在了数理化和英语的学习上。曾经认为是世俗的敲门砖的东西,我还是用之唯恐不速了。

    大学没有进到理想的学校。所学专业是个理工的“边缘学科”,在这里,国风离骚派不上用场,唐诗宋词全不管用了,唯一可以用的就是一些研究结果表述的论文。把文字用得科学精准,恰恰是我最不擅长的。社会的宽广无边突然间在我心里的海投下一块巨石,世界的多只多彩在这个时候在我面前展露无余,于是乎,与文字南辕北辙,渐行渐远。脚步已经踏得远了,唤不归了……


顶一下(32 写日记 1240758 234184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