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我们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实是选择,因此在谈职业生涯的时候不得不提到这个话
题。
我始终认为,在很大的范围内,我们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我们自己
,每天我们都在做各种各样的选择,我可以不去写这篇文章,去别人的帖子拍拍砖
头,也可以写下这些文字,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整理自己的思路,我可以多注意下格式
让别人易于阅读,也可以写成一堆,我可以就这样发上来,也可以在发以前再看几
遍,你可以选择不刮胡子就去面试,也可以选择出门前照照镜子……每天,每一刻我们
都在做这样那样的决定,我们可以漫不经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成千上万的小选择
累计起来,就决定了最终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未来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很多人会说我命苦
啊,没得选择阿,如果你认为“去微软还是去IBM”“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当销售副总还
是当厂长”这种才叫选择的话,的确你没有什么选择,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选择。但
每天你都可以选择是否为客户服务更周到一些,是否对同事更耐心一些,是否把工作
做得更细致一些,是否把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是否把不清楚的问题再弄清楚一些
……你也可以选择在是否在痛苦中继续坚持,是否抛弃掉自己的那些负面的想法,是否
原谅一个人的错误,是否相信我在这里写下的这些话,是否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生
活每天都在给你选择的机会,每天都在给你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赖在地
上撒泼打滚,也可以选择咬牙站起来。你永远都有选择。有些选择不是立杆见影
的,需要累积,比如农民可以选择自己常常去浇地,也可以选择让老天去浇地,诚然
你今天浇水下去苗不见得今天马上就长出来,但常常浇水,大部分苗终究会长出来
的,如果你不浇,收成一定很糟糕。
每天生活都在给你机会,他不会给你一叠现金也不会拱手送你个好工作,但实际
上,他还是在给你机会。我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任何了不起的社会关
系,我的父亲在大学毕业以后就被分配到了边疆,那个小县城只有一条马路,他们那
一代人其实比我们更有理由抱怨,他们什么也没得到,年轻的时候文化大革命,书都
没得读,支援边疆插队落户,等到老了,却要给年轻人机会了。他有足够的理由象成
千上万那样的青年一样坐在那里抱怨生不逢时,怨气冲天。然而在分配到边疆的十年
之后,国家恢复招研究生,他考回了原来的学校。研究生毕业,他被分配到了安徽一
家小单位里,又是3年以后,国家第一届招收博士生,他又考回了原来的学校,成为
中国第一代博士,那时的他比现在的我年纪还大。生活并没有放弃他,他也没有放弃
生活。10年的等待,他做了他自己的选择,他没有放弃,他没有破罐子破摔,所以时
机到来的时候,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决定在你的每个
小小的选择之间。你选择相信什么?你选择和谁交朋友?你选择做什么?你选择怎么做?……我们面临太
多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当中,意识形态层面的选择又远比客观条件的选择来得重要得
多,比如选择做什么产品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而选择怎么做才重要。选择用什么人并
不重要,而选择怎么带这些人才重要。大多数时候选择客观条件并不要紧,大多数关
于客观条件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要紧的是选择怎么做。一个大学生毕业了,他要
去微软也好,他要卖猪肉也好,他要创业也好,他要做游戏代练也好,只要不犯
法,不害人,都没有什么关系,要紧的是,选择了以后,怎么把事情做好。
除了这些,你还可以选择时间和环境,比如,你可以选择把这辈子最大的困难放在最
有体力最有精力的时候,也可以走一步看一步,等到了40岁再说,只是到了40多
岁,那正是一辈子最脆弱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在那个时候碰上了职业危
机,实在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与其如此不如在20多岁30多岁的时候吃点苦,好让自
己脆弱的时候活得从容一些。你可以选择在温室里成长,也可以选择到野外磨砺,你
可以选择在办公室吹冷气的工作,也可以选择40度的酷热下,去见你的客户,只
是,这一切最终会累积起来,引导你到你应得的未来。
我不敢说所有的事情你都有得选择,但是绝大部分事情你有选择,只是往往你不把这
当作一种选择。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才会有比较好的未来。
选择职业
职业的选择,总的来说,无非就是销售、市场、客服、物流、行政、人事、财务、技
术、管理几个大类,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500强的CEO当中最多的是销售出身,第二
多的人是财务出身,这两者加起来大概超过95%。现代IT行业也有技术出身成为老板
的,但实际上,后来他们还是从事了很多销售和市场的工作,并且表现出色,公司才
获得了成功,完全靠技术能力成为公司老板的,几乎没有。这是有原因的,因为销售
就是一门跟人打交道的学问,而管理其实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学问,这两者之中有很多
相通的东西,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别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而财务则是从数字
的层面了解生意的本质,从宏观上看待生意的本质,对于一个生意是否挣钱,是否可
以正常运作有着最深刻的认识。
公司小的时候是销售主导公司,而公司大的时候是财务主导公司,销售的局限性在于
只看人情不看数字,财务的局限性在于只看数字不看人情。公司初期,运营成本
低,有订单就活得下去,跟客户也没有什么谈判的条件,别人肯给生意做已经谢天谢
地了,这个时候订单压倒一切,客户的要求压倒一切,所以当然要顾人情。公司大了
以后,一切都要规范化,免得因为不规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同时运营成本也变
高,必须提高利润率,把有限的资金放到最有产出的地方。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
才不管你客户是不是最近出国,最近是不是那个省又在搞严打,到了时候就要把业绩
拿出来,拿不出来就抛股票,这个时候就是数字压倒一切。
前两天听到有人说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能做什么?”,等到公司
做大了有规模了,我们想“不能做什么。”很多人在工作中觉得为什么领导这么保
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错过很多机会。很多时候是因为,你还年轻,你想的是“能
做什么”,而作为公司领导要考虑的方面很多,他比较关心“不能做什么”。
我并非鼓吹大家都去做销售或者财务,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你究竟要选择什么
样的人生有关系,有些人就喜欢下班按时回家,看看书听听音乐,那也挺好,但就不
适合找个销售的工作了,否则会是折磨自己。有些人就喜欢出风头,喜欢成为一群人
的中心,如果选择做财务工作,大概也干不久,因为一般老板不喜欢财务太积极,也
不喜欢财务话太多。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再决定要找什么样的职业。有很多
的不快乐,其实是源自不满足,而不满足,很多时候是源自于心不定,而心不定则是
因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么,不清楚要什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得
到。
我想,我们还是因为生活而工作,不是因为工作而生活,生活是最要紧的,工作只是
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总是觉得生活的各方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生活本身一团乱
麻,工作也不会顺利。所以要有娱乐、要有社交、要锻炼身体,要有和睦的家庭……最
要紧的,要开心,我的两个销售找我聊天,一肚子苦水,我问他们,2年以前,你什
么都没有,工资不高,没有客户关系,没有业绩,处于被开的边缘,现在的你比那时
条件好了很多,为什么现在却更加不开心了?如果你做得越好越不开心,那你为什么
还要工作?首先的首先,人还是要让自己高兴起来,让自己心态好起来,这种发自内
心的改变会让你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气质,更能包容……否则,看看镜子里的
你,你满意么?
有人会说,你说得容易,我每天加班,不加班老板就会把我炒掉,每天累得要死,哪
有时间娱乐、社交、锻炼?那是人们把目标设定太高的缘故,如果你还在动不动就会
被老板炒掉的边缘,那么你当然不能设立太高的目标,难道你还想每天去打高尔
夫?你没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但是上下班的时候多走几步可以吧,有楼梯的时候
走走楼梯不走电梯可以吧?办公的间隙扭扭脖子拉拉肩膀做做俯卧撑可以吧?谁规定
锻炼就一定要拿出每天2个小时去健身房?你没时间社交,每月参加郊游一次可以
吧,周末去参加个什么音乐班,绘画班之类的可以吧,去尝试认识一些同行,和他们
找机会交流交流可以吧?开始的时候总是有些难的,但迈出这一步就会向良性循环的
方向发展。而每天工作得很苦闷,剩下的时间用来咀嚼苦闷,只会陷入恶性循环,让
生活更加糟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