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伍皓人大演讲遭扔一身纸币,冷静解释:我不是五毛 我是政府形象雕塑师

蒋汶桐 [无奈] 2013-03-29 20:40:52 星期五 晴天 查看:227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成都全搜索(记者 邹思)4月22日报道 今天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来到人民大学思科网真演播室,参加人大新闻学院主办的伍皓专场演讲会。他在这里被自称网友的人士扔了一身的五毛人民币。

    下午2点,待主持人对来访嘉宾伍皓进行完简短的介绍后,伍皓走向演讲台,坐上了演讲席。没等他开口说上几句,一名年约25岁的青年男子,从台下走上前去,掏出一叠人民币朝伍皓扔去。男子并对伍皓大喊:“伍皓,五毛!”随即扬长而去。

    成都全搜索记者联系到该名扔钱男子王仲夏,他说自己是人大毕业生,中午专门从银行兑换了总额30元共60张面值五毛的人民币,“以便向伍皓先生致敬”。全搜索稍后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联络伍皓,未获回应。

    最新报道:据在现场的网友称,伍皓在演讲进行到中途时,举着桌上收藏的一张五毛钱,镇静的说,这就是刚才网民的抗议。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核心提示:云南省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因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在网上公开收入财产而出名。针对自己为“五毛”说法,伍皓表示自己就是宣传部门的人,不可能聘自己来当五毛。他认为自己是党委政府的形象雕塑师,要维护党委和政府的形象。

中国经济网4月22日报道  伍皓忙得很,在12月初的头一周两飞北京,又从中国最北的哈尔滨,飞回昆明,这期间还到四川,欣赏了国际小姐的选美。事无巨细,他的行程都公布在自己的博客中,每个人都可以看见。

不光如此,这个出身山区苦地方的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还在网上公开了自己的收入、住房与用车的情况。自觉如此,这在全国的官员中,实属罕见。

以至今年的各大媒体的年终盘点中,《新周刊》杂志把他评选为“2009十大猛人”之首,《南方周末》列入年度人物之一,《都市快报》、《南风窗》等也列入评选。名利名利,名在利前。

改革开放之后,求利已是国人所趋。而名,国人则一向讳言,俗话说闷声发大财。对自己名声的雀起,伍皓也感觉到了压力:“人出名后会有两种死法,不是‘棒杀’就是‘捧杀’。”

“这些事都是易招人猜忌的,别人要去上级面前说,还不知怎么添油加醋呢。自己放到阳光下,有眼睛盯着不会让自己变坏,再听到小报告,上司也会说这事已知道,想进你谗言就没了机会。所以,我一向觉得个人事项报告不仅是廉政需要和公众期待,也是自我保护,何乐不为。”伍皓把公开与自我保护联系到了一起。

网上公开家庭财产

38岁的伍皓来自四川达县的农村,因成绩优异考上了北大。

那是在80年代末,村里集资给他买了火车票送到北京,第一次离开家的他,一路上抱着包裹,觉也不敢睡。到了城市后,伍皓连斑马线都不认识。后来他自愿申请到西藏工作,从新华社西藏分社一名普通记者起步。

“小时候去山上放牛,看书入了迷,天黑了牛不见了。幼小的妹妹去林子里帮我找牛,荆棘划着脸,破了相,至今留下伤痕。就这个妹妹,夫妻俩都下了岗,来昆明投靠我。我帮不了她什么。对妹妹,我亏欠太多。”伍皓博客中坦然回忆自己的艰苦童年,并晒出了自己的财产:私宅一套,老婆上班用私车一辆,月工资5000,偶尔有点讲课费之类的外快。原来开了十年的老旧“夏利”,送给了妹妹。

在网上,他从家庭生活到工作理念无所不谈。甚至对共公事务,如“唐福珍自焚事件”、“上海钓鱼案”等敏感事情,他也批评说,某些人以为让自己的媒体为自己说话就是“引导舆论”,还说出了“唐福珍不幸没有生活在我们云南。”这样犯官场忌讳的话语来。

同样的,媒体对自己的报道,伍皓也一样把他贴出来。“有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老把媒体对我的报道晒出来,以为我超级自恋、沾沾自喜。”伍皓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自己不说,不定有谁又要拿这些报道去背后捅我一刀子呢。”

对于伍皓网上晒自己,也有砸场子的网友,用身为官员,却不务正业来质疑伍皓。“这里是我私人的地方,想谈云南的公务去看云南的官方博客。”伍皓回应说。

第三方调查已成处理网络事件的范本

云南官方博客,是伍皓的新政之一。从组织“躲猫猫真相调查团”、亲自上网回帖,到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等,云南一直是沿着伍皓“网络开放”的思路在前进。

他的第一炮,当属躲猫猫事件中的“网友调查团”。虽然尽管成立仓促,争议非常大,也有很多缺陷,但伍皓还是得意于这个做法。“后来的全国的突发事件,都采用了第三方调查的方法,如钓鱼案,如徐宝宝。成为了一个范本。”

2009年2月8日下午的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里时,却引发了一场悲剧:据当地警方说,因盗伐森林被拘押的24岁男子李乔明,和同监室的狱友在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后身亡。舆论哗然,“躲猫猫”成为网络热词。

要知道,当时伍皓刚刚到宣传部门三个月,还没有转正。但伍皓当时就认识到:“传统认为宣传部门更多的处在幕后。但现在时代的要求,传播环境与新闻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要主动性宣传,变宣传为传播。”

“我们在介入的时候,所有的网民对这个调查结论已经不相信了。”伍皓说,总得要找到一个破题的方法,我就想到了让网友自己去调查。体现大众的参与权,调查出什么结论,就发布什么结论,体现了大众的知情权。通过网友的参与表达,最终体现监督权。

对于自己的做法理论来源,伍皓不忘强调其理论支持是来自党的十七大报告。“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物和社会事物,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伍皓说,“不能中央讲这些,我们也跟着喊喊口号,就要探索实现这四个权利的途径,实现有序扩大的途径。”

云南省委对伍皓的创新,显然表示了认同,在一年之后,伍皓成功转正,并在原来分管新闻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网络舆论的职责。

向网友的质疑精神学习

对网民的只会质疑从不建设,伍皓有自己的观点:“多元多样多变,这个是社会发展的总的趋势,要求大家都要一致赞成与拥护,不可能,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须的,都一样才不正常。”

伍皓认为这是互联网的特点。没有了就不是互联网了。“我说过很多次,谩骂无意义,质疑有价值”。他表示,不仅要容得下质疑,相反要从中学习质疑的精神与思维模式。

“网上的智慧是无穷的,一个事情网民往往能从匪夷所思的角度去质疑,能让我们的决策更加科学与完善。”伍皓表示,政府提出决策,是进行可行性论证,组织各种专家来论证。但网民是反着来的,随你说的天花坠,他都能从中找到不可行的地方,所以政府的决策要学习网民的思维。怎么样做才能避免网民所说情况的发生。

“我们提出的政策,在网民的监督下,总是有缺陷与漏洞。”伍皓最近提出媒体义务监督员,网民质疑这是新闻秘密警察,并问监督员谁来监督等问题。“这就提醒了我们,要规范监督员的一些行为,比如不能直接干预媒体的采访。”

伍皓介绍,每一次尝试后,他们在进行总结评价判分析,哪种手段更加符合现在传播环境,更为网民所接受。“到目前为止,我们一步一步最终都是举一反三,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总结一个经验;然后就形成一个制度。都是按照这种方法来做的。去年一年我们出台的成文的制度就达到20多条,假新闻的社会公示制度,网络新闻发布会的制度。只有制度化的东西才能是留存下来的东西,不以人员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我个人的变动而变动或者是后退。”

把宣传部门变成“形象塑造师”

 

网上对伍皓本人的质疑声中,最刻薄的批评要算了“伍皓,字毛。”。直指伍皓在立场上还是完全站在公权力一方。对此,伍皓表达知道有人这样讲自己,不过他也不在意。“自信的政府,自信的官员,要容得下批评。而且媒体的公开报道中,还都是理性支持我们的创新。”“广东话‘皓’和‘毛’同音。我本身就是宣传部门的人,我怎么能聘我自己来当五毛。”对于自己的立场,伍皓表示首先是要履行职责。“我首先是一个宣传部的副部长,我是党委政府的形象雕塑师,我肯定是要维护党委和政府的形象,这个我从来也不避讳。但是怎么才叫维护了党委政府的形象,有些人理解是把事情捂起来,家丑不外扬,就叫维护政府和党委的形象。”伍皓坦言,无数事实证明,一些做法不但没有维护形象,反而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极大的伤害[color=red]。“周老虎事件中,网民与当地政府进行了八个月的较量,这个较量的过程中,政府的公信力一天天的流失,根本起不到维护的作用。”“而我的理解是要维护公民的知情权,要把事实的真相告知需要知道真相的人,帮助公民接近真相,探寻真相,了解真相,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党委政府的形象,阳光政府,法制政府,责任政府,这才是党委政府应该树立的形象。”伍皓说。


顶一下(33 写日记 1237203 234811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