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童年的小巷

张望盼 [感伤] 2013-03-26 05:05:22 星期二 晴天 查看:183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童年的小巷 

           随着一座座高楼的耸立,随着一条条马路的拓宽无数条旧时的小巷渐渐地消失了,那一个个蕴藏着典故和民俗的巷名也就从地图上悄悄地、悄悄地抹去。     我却常常梦中回到童年的小巷;那是一条幽深、整洁、铺着青色麻石路的小巷,小巷的中段有一个隐蔽的叉路口能够通向另一条更幽静更曲折的小巷,小巷的尽头还有一座跨街楼,所谓跨街楼就是在巷子的两头连接对面对房屋的一种下面临空的楼阁。那神秘的色彩常常在我的心中勾起一丝丝遐想和一串串故事 。小巷的房子是上世纪初的建筑,好像是一个做药草生意的徽商的私邸,房子灰蒙蒙的从外面看上去很沉闷的样子,大门更显沉重,虽说只两层楼但在那时还算比较高的(因为房子的内空很高)特别在我儿时的眼中那高高的又少窗的墙壁简直就象隔住了一个世界。老屋的房顶上建有木头的晒台是用来乘凉和晾衣的也是我们讲故事和遥望星空的僚望台,站在那儿我能看见龟蛇两山、看见远处的楼房、看见瑰丽的晚霞,站在那儿我能感觉自己象仙女样站在云彩上;有时我偷偷地趴在屋脊上观看猫儿在屋顶上打架,那凄厉的叫声很象小儿的哭泣,母亲告诉我那是猫儿们在“叫春”也就是猫儿们在谈恋爱;原来猫儿们谈恋爱竟如此忧伤,要不声音怎么会这样如诉如泣?躺在床上我能透过小窗望到天井潮湿的墙壁上挂满着的长青蔓;那一根根垂吊的藤儿有时在晚风中发出古怪的响声,象是有人在抖动着芭蕉叶;夏里我睡在房门口的竹床上,因为常听大人们讲鬼的故事总觉得晾在天井的衣服在黑暗中晃来晃去象幽灵的影子,蟋蟀的叫声象幽灵们在交谈,我常常会害怕得用厚厚的毯子蒙住头,任汗水湿透衣衫,脑海里便时常涌现出骑着扫帚的老巫婆以及把脑袋放在膝盖上梳头的女鬼……     幽深的巷子;陈年的老屋;多梦的童年编织成思想多于行动的我。     最初小巷很干净住居得人也不多,老房子的厅堂也很大,孩子们捉迷藏可以自由地跑来跑去,玩得最多的是“官兵捉强盗”,小时的我没能耐可怜兮兮的总是输家;黑黑的大房子、深深的小巷常常留下孤单的我去寻找大伙儿;那些孩子们看见我胆怯的样子总是一哄而散,我傻傻的站在无人的巷子里或者宽敞的厅堂里很想哭。我是独生女,那时独生子很少随便那一家都是两三个孩子,外加我又赢弱又胆小常常遭人欺负,为了和大伙儿一块玩,我有时不得不低眉顺眼地讨好别人,还要经常看大姐姐哥哥们的脸色,所以我渐渐养成孤僻的性格,更多的时候我一个人窝在家里自言自语独自编着童年的梦;小巷每一寸土地、老屋每一个角落都是我编织故事的土壤。我喜欢躺在床上缔听小巷里的脚步声;特别是踏在有空隙的青石板上发出的咣当声;重重的脚步是英雄在匆匆赶路;那轻柔的脚步就是仙女在人间漫行……于是我慢慢养成醒着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编故事的习惯,直到现在我都爱窝床、爱白日做梦、爱自怨自艾……     渐渐地人口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不够住了,大大的堂屋被隔成了一间间小房,每个房间都没有对外的窗子全是黑漆漆的,我家也分了一间小黑房,老屋被蚕食成奇型怪状的摸样,杂物也越堆越多宽敞的厅堂没有了,却添加了许多黑暗的角角落落,孩子们捉秘藏的地方也就多了起来,随便哪个阴影里没准会冒出个人影来吓得你一跳。     伴随着自己一天天长大幽静的小巷显得逼仄了,老屋更加沧桑,房管所隔三差五的来修墙补漏;黑瓦换成了红瓦、灰墙换成红墙只是内部结构一天比一天腐朽;一天比一天摇摇欲坠起来,楼上吐一口唾沫都会掉在楼下的桌子上,楼下生炉子的烟熏得楼上的人都快变成了泥菩萨,因此楼上楼下的邻居常常因为上面滴水下面冒烟而发生口角。吵归吵争归争邻居们碰了面还是互相之间嘘寒问暖,老屋的日子就那么平淡而又温馨的过着……     我们一天天长大老屋却一天天衰败起来。     在我小的时候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但民风却非常淳朴,家家的房门如同虚设,常常房门洞开不见人影,却很少有遗失东西的事情发生,许多年来老屋好象只遭遇过一次小偷,那是一个偷自行车的贼,可是还没等自行车搬到大门口就被夏太婆发现了就吆喝了那么一声“你偷自行车做么是?”其实夏太婆自己当时吓得腿发抖、声发颤,不过那个贼还是悻悻地放下了车子口中还不断小声咕噜着“我哪里是偷车子呢,我哪里是偷车子呢……”便仓皇地溜走了。那个年代的贼是形单影只的,人怕贼、而贼却更怕人,不象现在的小偷集团作战,偷的比被偷的还凶。     小巷的夏天很有趣,每当太阳刚刚西沉时,各家的孩子们便开始拎着桶啊盆的往妁热的墙壁上浇水以便蒸发被骄阳炙烤了一天的暑气,孩子们象过泼水节一样,小巷湿漉漉的、孩子们的身上也湿漉漉的、连过路的行人不小心也会溅到水花,各家的竹椅、竹床都依次搬了出来连成一条线象停泊在港湾的船坞,孩子们可以从巷子的这一头一直跳到巷子的另一头。饭刚吃完人们就纷纷从热烘烘的房间里逃了出来,有的家庭干脆就在巷子里吃晚餐“您家吃了没有”“吃了、吃了”“有便有便”“尝尝我家的红烧肉”……半拉巷子的家庭几乎同时吃饭、半拉巷子的晚餐几乎连成了竹床宴,问候声、招呼声、孩子们的嬉闹声和筷碗的碰击声响成一片。深夜大人手中的扑扇仆仆扑的响个不停,孩子们在徐徐的清风中酣然入睡。一点、两点、三点、哗啦拉突然下起的大雨常常会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噼里啪啦大人小孩屣着拖鞋懵懵懂懂地往家跑什么东西都拉在巷子里,一会儿雨住了,放在外面的竹床、竹椅、凉席、垫的盖的全都淋湿了,人们的瞌睡也被雷雨赶跑了,于是人们就三三两两地聊天、讲故事一直到东方露出白曦……      老屋的风水很好,出了五六个大学生,呵呵那时候的大学生金贵着呢,放暑假时他们从各个地方赶回家团聚,傍晚时分他们相聚一块拉起手风琴唱着我们听得懂的歌、谈着我们听不懂的话。小时候我一点也不可爱由于自卑我都不敢仰视他们,看到最多的常常只是他们脚下的白球鞋,从此我做梦都盼望着有一双白球鞋。     时光流逝,我参加工作了,小巷的青石板路已换成柏油路;我出嫁了,宁静的小巷已变成嘈杂的市场;我女儿上幼儿园了,小巷的人们开始逐渐搬迁,我们一家子也搬到了花桥……     再后来小巷拆了竖起了一幢幢高楼大厦,听说小巷的名称还保留了下来,“金庭二巷”几个大字的还挂在一个更本没有巷子的门楼上。
顶一下(32 写日记 1234192 224579
上一篇:想回到过去下一篇:最近太忙了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