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 学校主页-IP网关-校园网学生宿舍上网包月公告(试行)(2009-11-13)(第一条通知,红色字体)*/ 中对校园网用户上网收费方式进行了调整。现将全文粘帖如下:
校园网学生宿舍上网包月公告(试行)
[日期:2009-12-13 17:06:15]
为保障数字校园、数字期刊等网络资源正常稳定运行,确保校园网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必须控制校园网性能,防止网络拥塞。为此,北京大学计算中 心对我校的计费系统进行了升级,在参考北京市部分高校校园网收费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在学生宿舍区自2009年12月1日开始采取上网包 月方式计费。
一、按流量包月
按自然月从每月1日开始至月末累计上网入流量,当月结清,不计入下一个月。
(1)BASE0:10元月租,限10GB流量(含国内国际),超出限额国内流量0.01元/M、国际流量0.02元/M。
(2)BASE1:20元月租,限20GB流量(含国内国际),超出限额国内流量0.01元/M、国际流量0.02元/M。
(3)BASE2:50元月租,国内国际流量不限。
流量以登录校园网IP网关访问校园网外资源的统计流量为准,校园网内部资源访问不计流量。
二、按时长包月
按自然月从每月1日开始至月末累计上网时间长度,当月结清,不计入下一个月。
(1)MT0:50元月租,不限时间。
(2)MT1:20元月租,120小时(含120小时),超出部分每1小时计费0.5元。
(3)MT2:10元月租,80小时(含80小时),超出部分每1小时计费0.5元。
时长以用户登录校园网IP网关服务器系统时间为准,校园网内部资源访问不计时长。
三、计费办法
1. 扣月租费:根据用户选择的按流量包月或按时长包月档次,每月1日系统自动从用户账号上分别减10元、20元、50元的月租,所剩余额>=0用户可上网,否则,网关自动被锁,用户账号金额不做“扣月租费”操作,待用户充值满足条件系统网关自动解锁。
2. 扣完月租后,系统累计当月用户上网流量或时长,当月累计流量或时长超限额后,系统自动从用户账号上扣费,余额不足,网关自动被锁待用户充值。
3. 网关被锁后,用户自被锁之日起至月末均可到网络中心充值,系统按1、2方法扣费。
4. 用户可在每个月中选择或变更下一个月的包月方式(按流量包月或按时长包月),下个月的1日起生效。
特此公告。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9年11月13日
第一,该公告的提法很搞笑,为保障数字校园、数字期刊等网络资源正常稳定运行,确保校园网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必须控制校园网性能,防止网络拥塞。保障网络资源正常运行和改变收费方式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控制校园网性能又是什么意思,性能太好了我要控制一下?
一直以来(4年)都是按RMB10/月的外网流量计费,如今突然改变,又说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很让人怀疑其背后的动机。
第二,4年来,学校校园网的网络环境每况愈下,本人及周围同学感触颇深。在网络环境变差的情况下,还要提高收费标准。不合情也不合理,而且很有“只此一家,爱用不用”的垄断意味(实际上也是这样)。
第三,作为一个高校,一个国家211首批重点高校,校园网在其中扮演的不是摇钱树,而是一个服务平台。如何能够更好的为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生活提供服务是校园网目标,是学校网络工作人员应该“殚精竭虑”的事情。
第四,据我推测,学校校园网环境变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同时上网人数激增,根源是每年扩招导致的在校生人数飞涨。既然学校招了这么多人,就要为他们提供住宿,餐饮,学习,娱乐等条件。学校迫于大环境、大政策而超能力扩招,超能力运行,终于出现问题了。怎么解决,找上级,找要求学校扩招的人和部门。向上诉求而不是向下诉求。
第五,第四点中提到的原因只是我个人的主管推测。作为具有网络分析专业人士的学校,有没有深入调研?有没有最后的成果报告?
第六,收费方式改变,是否能够对网络环境的健康化发展起作用,是不是能够真正向校园网的目标(更好的为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生活提供服务)迈进,学校有没有组织专家组论证?可行程度有多高?
第七,如果说专家组论证通过了,拿出几套方案了,离公布实施还差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听证。因为方案涉及最大的是广大的在校学生,在我及周围同学一点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收费方式改变是一种单方面的变更。这个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买强卖”的霸权。如果以上第一至五点,学校都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那么学校要组织听证会。
第八,作为学生,学生会,校研会,各班班长,团、党支部书记,你们应该是学生的代表,应该为学生说话。广大在校学生的利益应该受到保护,不能被野蛮霸道的剥夺。我们要有为我们的利益而斗争的意识和心理准备。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你们在校时间会比较长。
第九,而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有时候对这样一种变更显得那么无力。在夹缝中生存的我们只能跟着飘忽不定的阳关,以求一丝温暖。这样的变更之后,出现了许多选择。能够合理诉求成功固然好,但是很多之后只能或者忍气吞声,或者转而用北京联通通等社会上商业性质的网络服务,或者更加频繁的出入网吧......我们在一所国家重点高校,舍弃校园网是一种很悲哀的现象。是学校的悲哀,是中国高校的悲哀,也是中国、中华民族的悲哀。
第十,纵观整个事件,学校无一不充当了一个垄断商业公司的角色,其思路无一不暗含理想市场经济的空想规律。唯一有些良心的也许是为如此差的网络而不收取联通等真正商业公司那么高的资费吧。
真的很过分,我真的感觉学校这样做我们都可以罢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