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刚刚闭幕,迎来的建国59周年庆,十一黄金周,每天数以万计的国人前往北京旅游,今年故宫第一次没有占据旅游目的地首位,而是排在了“鸟巢”、“水立方”等体育设施后面,门票50、30不等......在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说:
第一,门票看似不高,但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可也不是小数目,还有收的门票钱去向何处,用于何处我们大家不清楚?!
第二,这些奥运设施的修筑,有少部分是海外华人华侨捐资修筑,但是绝大部分还是由政府出钱,政府的钱哪里来的,还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钱,有人会想,我们没有纳税啊?要知道,就是你买了一毛钱一根的铅笔,你也是缴税了的,所以奥运设施也有我们每个普通老白姓的钱,所以说,我想问,门票该收,收多少,那个来决定,凭证是什么......这些作为纳税人的我们都不知道?!
第三,据说奥运结束后场馆设施可能交给某企业来运转,门票,肯定是不能少的,企业每年肯定会向有关部门上交易部分xxx,政府的场馆,具体的说就是我们老百姓的场馆,在“转让”之前争得我们老百姓的同意了吗?老百姓集体出钱修建的场馆却又可能叫占社会极少一部分部分人去经营,去牟利,提前征求过所有人的意见了吗,经得过那个人的同意了?
第四,百年奥运,百年梦想。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可以说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地位,这是任何人都不容置疑的!有人会站出来说,“没有门票等收入,拿什么来运转?”这样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从经济层面上说,国家财政可以拿钱来维持场馆设施的运转,又会有人说,国家钱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换个角度想,门票是老百姓的钱,如果不收,是不是相当于某种形式的“退税”,企业有企业退税,个人有某种形式的退税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吧,这样到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样也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如果奥运场馆免费向老百姓开放,将会有很多人去,这些去看的人在过程中将会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大的方面如交通运输,餐饮,宾馆等,小的如摄像,服装等。第二,从社会意义上说,免费向老百姓开放场馆,叫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亲临现场观看,会提升每个人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何乐而不为呢!第三,可能有点牵强,是不是可以从政治外交角度上提升中国的大国形象呢!
以上几点是笔者针对2008国庆黄金周期间一点事情发表的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杨楠 2008年10月7日 于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