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现实、梦想》

【神仙】 [沧桑] 2008-07-15 08:43:35 星期二 晴天 查看:229 回复:1 发消息给作者

    《现实、梦想人生的反思与随想
     很久了,我已经丧失了做梦的权利。当我不再从构梦中惊醒,当我不再为失忆的梦境而冥思苦想,当我如同石头般僵卧至明天,我的灵魂已经干涩,外表的冷漠已经融入了内心。虽然生活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大胆和张扬,可心中那份强烈的情感早已退去。
     在生活和游戏的间隔中,有时也会坐下来静静的思索,思索我们这一代青少年,也许真的有点像某本论述摇滚乐的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一代很麻,很虚无,没有信仰”。物质文明的发展加速了精神世界的分化,个人的力量在群体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经济和科技成为联系各个群体的纽带。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各种思潮,我们从怀疑至信仰再至怀疑,现实的我们学会了宽容和接受,却不愿轻许放下信任、坚守信念。然而在灵魂深处,在那个纯结的梦里,永远不变的是对爱、对平等、理解和信仰这些人类本质力量的追求,它体现在孩童的游戏和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当我带着或嘲讽或激动的心情去回顾这个历程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人们正试图用数字的方式去模拟和创造那些失落的梦想,也许真的有一天,电子游戏远离了商业利润,摆脱了形式的束缚时,人们会在这个平等竞争、机遇相同的世界里找到自己久违的情感。
     回忆往往伴随着痛苦和欢乐,从现实、梦想与游戏交织的岁月里,可以看到我们这些城市孩子成长的足迹
    。
     经历了希望破碎和精神流浪的人们似乎又想起了那首诗《相信未来》,也许是看到了希望的影子,才又重燃了对生活的热情之火。这应该是个幸福的年代,在没有人无聊地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时候,我们作为未来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成为人们希望和一部分。也许在许多人梦想成为某种社会角色之前,基于现行教育和心智纯结的缘故,最早的梦想应该是对人们之间的平等和社会、人生的幸福美好的强烈向往。然而在那个精神支柱崩溃后,新的信仰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思想真空年代,人们对于生活有走向充满了疑惑和茫然。只有经济充裕和生活富足是比较现实的目标。在思想的禁锢下,有些人不是正正当当而是不择手段去谋求财富。当社会的平衡被打破时,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以达到新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泥沙泛起,人的心灵也变得与社会
    一样复杂。
     现实是不容粉饰、美化的、教育也是如此。当我们经历了良好的“初始化”,却感到对于社会的不“兼容”,“程序”的BUG导致了思想上的分歧和不信任,而当那些说教者和“程序员”的言行否定了他们自己的杰作时,情况就更是如此。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很容易适应现实,他们更愿意把个人当成功和自我实现作为人生价值;而那些执着于梦想、固执于天性、倔强反抗现实的孩子,却忍耐受着梦想的破灭。有时候孩子的内心也是很深的,而他们又住住没有力量从中自拨,这也正是为什么多年来青少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的社会的社会基本问题的原因之一。虽然这一切只在意识的深处悄悄改变,甚至于都未曾被自己发觉,但它却已在无形中影响着生活的进程,导致了不同的人生。
     当我们含泪扯断梦想的线绳的时候,就已经发誓不再把真情与理想放飞虚空。也许就是从这时我们学会了公共场合用谎言和虚伪来包装,而私下则在牢骚、闲谈中吐露愤怒与真诚。当自由的天性被限制,真诚的探索及尝试遭到了禁止时,众多社会性问题也不幸地埋下了伏笔。
     反抗、叛逆、桀骜不驯,青少年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和现实的不满。不谈理想,我们要的就是欢乐,这就是一部分青少年无力反抗现实后的对白,就连许多乖孩子、优等生暗中也有这样的渴求。当青少年在政冶思想和艺术领域向传统势力挑战时,少年们则艰难地探索人生。然而在重大压力、隐忍天性的教育下又怎能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格,背负着心灵创伤的人是不可能轻易实现幸福人生。
     梦,总是遗落在枕边,清醒之后便无声无息。
     也许那是你寂寞生命瞬间的遐想,流走于虚空之中,但那必竟是梦中幻化的生命,不必当真,也不必流
    连。

顶一下(38 写日记 11880 19131
上一篇:给萧寒的信下一篇:离得开!忘得了?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