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连载——我的大学四年(一)

李秋实 [感悟] 2013-03-08 21:38:30 星期五 晴天 查看:148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引子

 

  大家都在连载,都在回忆了。早就说要写点儿什么,一直借口没时间。好吧,现在是真闲了,该动笔了。就当是为自己,留下些纪念。若干年后,记忆或许已经消退,自己再阅读这些文字,不知会是什么心情。
  先作个小结。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来衡量我的大学四年,自然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不过我这人有点小富即安的味道。自以为还算上进,虽然追求不高;没什么突出的才能和表现,倒也勉强算是个“好学生”。自己打分的话,75吧,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将就。


 

大一

              ——简简单单的享受


  “来到昌平,就注定这一年远离繁华,远离灯红酒绿,远离光怪陆离;就注定我们将与朴素与清幽为伍。没有明亮的体育馆,却不会没有跳动的心;没有壮观的教学楼,却不乏求知的渴望与渊博的老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就是在昌平,才能让我们洗去身上喧嚣的浮华,才能让我们拥有最干净的笑容!”
  以上文字节选自我的习作《昌平,我的灰姑娘》,发表在04年9月的第28期《风信子》。
  不由得感慨,年轻真好。
  时间在记忆中已经压缩,无法按时间顺序展开,去描述我的大一生活。就用以下几个关键词吧。

 

远山

  其实我一直是个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人,这集中体现在我对学习的态度上。
  那时候寝室的气氛很好,大家好像平时没课的时候都去自习室泡着,这成了一种习惯。再加上我这个人天生不睡懒觉,又比较懒不想往外跑,所以周末的早晨,经常带着面包牛奶,买上一份京华时报,第一个推开自习室的门。我习惯座在教学楼南侧的小教室,靠里面的第一排。
  我自习的效率并不高,每隔一小时就要出来遛达一圈。最喜欢做的就是椅在走廊的窗户上,眺望远处的群山。这是邓庄校区独有的景象。特别是到了傍晚,夕霞铺满西天,一层金粉夹着一层淡蓝,原本青翠的远山批上层神秘的色彩,暗黛而清秀。此时,你不由得感慨大自然的美妙,脑里的杂念也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心旷神怡的感觉。而这也成了我大一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生活一直很平静。大一上,我的成绩排在前列。那个寒假,我还不清楚,有了这个资本,我可以重新做一次选择

 

画室
  大一下刚开学,我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直接影响了我剩下的大学三年半时光。甚至会影响到我的一生。我勇敢的从北邮的“老牌专业”信息工程转到第一年招生的数字媒体艺术。用“勇敢”这个词形容,并不夸张。当时的昌平校团委书记徐老师,直接把我叫到办公室,劝我不要去当实验品。虽然吾意已决,还是很感谢这些老师的关心。
  无数次地回答为什么要转去数媒,无数次的解释我没有美术基础……抛去一些冠冕堂皇富有技术含量的理由,最重要最深刻的一点在于,我一直觉得自己骨子里应该是个文人而不是工程师。
  在五楼那间画室的时光是短暂的。那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反感与厌恶,有的只是新鲜感。每当看到其它专业同学在画室门口向里边张望时,每当在卫生间涮洗画笔时,都有种莫名的自豪感和优越感。最佩服自己的是,五一长假,一个人在画室呆了两天,在完成作业后,又临摹了一幅水彩。用唐骏的话说,那时候真“纯”啊。
  小春宝寅大辉胖子他们老说从我的画中找到了自信,其实我看他们的作业时,又何尝不是这种感觉呢。但事实证明,最后我和他们不是一个档次。我是70+,他们是60+,这就是差距,不服不行。
  BTW,想欣赏我此时作品的看官,可参阅绝想相册,《我当年的作品》。

 

风信子与觉悟社

  关于风信子的回忆都是甜蜜的。比如在北京的第一个圣诞,老部长张玉阳送给我们的圣诞蛋糕,让我们度过了一个happy night。那是我吃过的第二大的蛋糕,最大的是风信子五十期庆典那个。圣诞节,和黛黛阿姨学委凯子还有其它风信子人一起回到本部,屁颠屁颠得跟着学长们一起作三十期庆典活动。中午在兴达铁锅烧聚餐,一个很隐蔽的场所,后来那儿成了足球队聚会的专用场所,不过现在已经没了。
  说起张玉阳,他是领我进门的师傅。刚开学学生会招新,不知道是不是有大美女芳姐的缘故,那一年报编辑部的特别多,招新时队伍特别长。我没去排队,瞅着张玉阳座在教室里玩手机,就凑过去跟他一顿瞎白活。完了他拍拍我肩膀:“兄弟,我是东北人,说话做事儿都豪爽。我觉得你小子不错,跟我一起干吧。”与风信子四年的不解之缘,由此开始
  张玉阳是个非常有才的人,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有一天他来到昌平,大中午的就座在校区的马路牙子上和我聊天,苦口婆心的教导我大学一定不要谈女朋友。后来听说那天他和女朋友吵架了,比较郁闷
  还有颇具传奇色彩的郑森隆,我们喊他隆哥。关于他的奇闻轶事,完全可以再写个番外篇。而且他极擅言谈,这一点只有汪启扉能与之媲美。所以风信子聚会,如果他在的话肯定是主角;如果他不在,关于他的故事也是极好的谈资。那时候他已经是学生会副主席了,依然对风信子极为热心。大一下学期,他把我从昌平拉到本部,做了一天的学生会部长专访。晚上临走时,送给我一箱各种辅导书,光英语四六级的就有三本以上。我费了老大劲儿把它抱回昌平,几个月后又搬回本部。那箱书一直安静在躺在我的柜子里,三年后连箱子一起以每斤1.5元的价钱处理掉了。至今想起都觉得可笑。
  虽然当时是风信子昌平的负责人,实际上事情并不多。大部分的精力,是花在了觉悟社上。其实加入觉悟社纯属偶然。我当时就想加入一个校级组织,多认识几位外院的朋友。校会招新那天,我去镇上买吉它了。到第二天,只有觉悟社过来招新。我没想太多就现场填表交了上去。结果面试时,当时的副社长,一位电子院的美女学姐(抱歉我已忘记名字),慧眼识英才(哪来的砖头~~),拍板定下我当昌平的负责人。事实证明她临时的决定是比较正确的,李某虽不才,责任心还是有的。
  办了些活动,认识了些朋友,略过不提。老社长李志见很有个性,对我也很照顾。我转专业后,要回本部办手续。要盖八个章,什么后勤财务医院保安图书馆学生处教材服务中心等等,真不知道我转专业和食堂有什么干系。对本部各种不熟的我,无奈让李哥帮忙。他陪了我半下午在校园到处转悠,去各个部门搞定手续。现在李哥回家乡黑龙江移动了,祝李哥工作顺利。

 

看书
  昌平的娱乐生活极为匮乏。机房和网吧极浓的味道,让我避而远之。除了运动,剩下唯一的消遣就是看书了。寝室楼后面那间书屋,就成了我周末常去的地方。一般我都是租书,一元一天,经济实惠。那一年通读了各种通俗文学。因为书屋里除了漫画就只有这些了。不过偶尔也有些让我深在感悟的作品,比如《悟空传》。
  还有就是周末时,邓庄校区经常出现摆摊的商人,就像《百年孤独》中去马孔多的吉卜赛人一样,为贫瘠的邓庄带去各种东西,衣服、鞋子、磁带CD、电器、日用品,还有书。于是我就买了不少诸如《***全集》这样的盗版书。基本特点是,量大、字小、错字多、便宜。最值得称赞的是,卖的书里边还有《国富论》、《悲剧的诞生》这样有品味的作品,无形中让我对这些商人多了一份敬仰之情。因为这些高深的东西,我基本看不懂……

 

易梅红餐厅
  大部分时候我的午饭和晚饭都在这里解决。和老板混得越来越熟,熟到可以赊账。我一般只点两种盖饭,豆角肉丝和榨菜肉丝。所以老板一见我进来就笑眯眯地问:是要豆角还是榨菜?
  后来据宝寅讲这家店的老板是巢湖人,我一直很怀疑。如果是的话,也证明了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

  

  总的来说,大一还是比较轻松的,简简单单的生活,没有那么多恼,所以我写得也很轻松,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以后的日子越来越繁杂,那些难言之隐,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吧。回忆起来都觉得很累,希望自己还能写下去。

 

  

预告,连载(二):大二——目标的缺失与痛苦的自我否定

顶一下(34 写日记 1170449 225476
上一篇:整除法则下一篇:~~!!~!!~!!~~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