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对诸葛亮的批评
我个人一直以为,对历史人物,后人不妨保持一种较为理性客观的态度.有优点说有点,有缺点说缺点.这不但不是诋毁,反而会有功于历史人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人物不会泯灭人性,使其青春永驻,生命永葆.而顶礼膜拜的善男信女,只会使原本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失去血肉,失去生命,沦落为一尊尊泥塑木雕的偶像,承受烟熏火燎之苦.世上真正的喜爱,是对亲友的喜爱;对亲友,是不妨有所批评的. 我一篇说诸葛亮文采不足(跟他的历史名相声望相比,跟曹操等同时代同级别人物相比)的文章,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大部分人的不满,无非是因为他们脑子里都有一个凡是;的框框,即凡是古人、名人都是不能批评的;.这一类不满者,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不满的理由,都很老套,太空洞,不值一提.但是,有一位襄樊的女网友,她不满的表达方式和理由,都非常有意思.她看了我那篇文章之后,立即在我的QQ聊天框里留下一句话:老师,我讨厌你!;等我上网打开QQ看到她的话,给她回复时,发现她恰好在网上.这位网友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她讨厌我的理由:你写那样批评诸葛亮的文章,会对我家乡的旅游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另外,这位自称以经商为业的网友告诉我,她非常喜欢诸葛亮,每天都要到到诸葛亮广场采气. 有趣的反对者和反对理由,激发了我的童心,使我联想起曾经在很长时间里为之纳闷、感到好奇的交通优先权问题:当都有合法的闯红灯特权的救护车、消防车、执勤警车、军车、外国元首礼宾车队等在一个十字路口相遇时,有没有先后顺序?如果有,是怎样的顺序?我认为,我批评一下诸葛亮,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站出来反对,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我是今天活着的人;二、我跟诸葛亮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人.我深知,不少人逢古人便孝敬、遇名人便拜倒的习惯早已经变成了本能的一部分.对他们而言,我批评一下诸葛亮,自然是无可饶恕的.那么,换一种情况,当批评者和被批评者都是历史名人的时候,他们会是怎样的反应呢?比如说,苏东坡批评一下诸葛亮. 无巧不成书,苏东坡还真的就曾经批评过诸葛亮.他的《诸葛亮论》一文,并未对诸葛亮推崇备至,而是有分寸的: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也就是说,苏东坡认为,得天下、守天下的成功手段是分等级的:周是第一等级,汉是第二等级,秦是第三等级.诸葛亮之所以终于失败了,是因为他胡子眉毛一把抓,哪一个等级也不是.苏东坡对诸葛亮的评价,不及周瑜高.苏东坡对周瑜是推崇备至的. 不光是苏东坡,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对诸葛亮都是有过批评意见的.苏洵《权书强弱篇》引经据典地指出,取天下应该遵循先弱后强的顺序,但是,诸葛亮却反其道而行之,一出兵就跟最强大的曹魏争锋,所以注定要失败.另外,苏洵认为,取天下应该先巩固已经获得的地盘,而诸葛亮却放弃荆州去占领西蜀,这也决定了他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三苏;中性情最为温和柔顺的苏辙,也说诸葛亮虽有治国之才,但不是能当纷纷之冲;的将才.跟《三国志》作者陈寿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持论相似. 宋末元初人周密,虽然是三苏的敬慕者,但是,他说过孔明岂可少哉;的话(见其《齐东野语》卷一三苏不取孔明;条).可见,他认为诸葛亮是不能批评的.我有点好奇:今天既喜欢诸葛亮,又仰慕苏东坡的人们,是怎样看待这个情况的呢? http://www.juexiang.com/npxys/20120224444.html http://www.juexiang.com/npxzl/20120224445.html
上一篇:曹操墓石碑有可能是假文物 下一篇:亲爱的老公早上好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