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常态

张慧聪 Bukn [感悟] 2013-03-07 04:54:38 星期四 晴天 查看:122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随性而不逾距,这是多么高的境界?

凡是“境界”,刻意地去“达到”——也即把达到当做一件事来做,大约是不成的。但要是想去成为,却总得做点什么。做点什么,意味着人是要开始有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必然是要“用一些力”的。作息习惯糟糕的人,在养成早睡的习惯前,要克制不想结束这一天的冲动;想开始晨炼的人,要驱散温床的舒适和温暖。

但用力是会过猛的,特别是对于普通人而言。普遍流行的成功学观点中,重口猛力一直作为一针鸡血存在,“必须成功”“一定要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等等。根据我的经验,这些观点没有尊重一些客观事实。普通人并不是像圣斗士一样,遍体鳞伤,体力和精神都到极限的时候,只需要喊一句“我的小宇宙燃烧吧!”就能雄起的,即使是轻微的萎靡和挫折也能让人无法继续。所以相信重口猛力,很容易被事实反弹,从而产生巨大的失望和愧疚,甚至引发绝望。

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在七十五岁的《自述》演讲中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其中有这么一条:“当你接纳自己时,自己常常就改变了。”以我自身的经验,的确如此。活不想干的时候,对自己说句:“诶,我真的不想搞了。”于是突然情况就变了,一些休眠的活力又回了来(当然,也并不总是这样的)。

佛家有个好概念叫“我执”,我没很清楚这个词在佛学语境中的含义,但我从普通汉语的角度理解,认为它生动地描述了一种痛苦的来源。握着执念不放,可能会垮掉。拼命地去完成一个高的目标,特别是这目标是自己定的,没有外界具体而亲切的压力,那需要的内心不是一般的强大,因为那需要把自己当成机器人。我觉得人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失去很多珍贵的东西,这应该不是适合大多数人的做法。所谓“执行力不够”,或者说某种软弱,并不是多么要命的缺点,首先它不涉及人品,其次,它和人的生理状况密切相关,而不止是性格(这点经常被忽略),人不应当为自己的虎头蛇尾、三打两晒、朝三暮四、喜新厌旧(简称四弱)而背上负罪感,它们本来就会伤害一些东西,再为此负罪,失去的就太多了。

首先应该知晓,所谓“人性的弱点”,它们的确会阻碍一些事情,但它们也同时保护着很多珍贵的东西。疲劳感保护着人的身体,而厌倦很可能保护着人的创造力。四弱中其实保存了最珍贵的人性,它们在最本质的地方区别了人与机器,它们甚至维系了人的审美、爱以及愤怒的能力。而用猛力强行铲平四弱,其实如同揠苗助长,很可能伤害甚至摧毁它们所保护的东西。

但弱点们的确会阻碍一些事情。“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这些格言被提起时,总是在以“无奈”为基调的上下文中。似乎只有走投无路时,才“只好”顺其自然,在“四弱”之类阻碍事情进展时,没有人会说“顺其自然”,难道你能对一个想减肥的胖子说:“亲,顺其自然,想吃就可劲儿吃,想睡就可劲儿睡吧!”这如果不是犯罪,那便是非常刻薄的讥讽了。

可我觉得这正是一个最大的误区,人应当尊重自己的意愿。“弱点”们会阻碍事情的发展,为了推进事情的发展,你总要做点什么,为了让自己更强大,你总得用一些力。但什么时候该用力,用几成力,什么时候该松一松,什么时候应该强迫自己坚持一下,什么时候应该随性然然,这里面需要太多太多的智慧。最关键的是,这个没人能教你,我相信对于每个人,适合的做法都是不一样的,很难有人总结出普适而具体的规律,即使总结出来了,它也融化在他的智慧中,事情到面前了,他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但要用语言描述出来,却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人只能根据自身情形,发现适合自己的规律,而这些规律是几乎无法言传的。

在最最具体的时刻,例如现在已经到了间11点,我是不睡呢、不睡呢还是不睡呢?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如果你已经决定开始早睡,那不睡就是没做到,就是失败,于是离达到目标就又晚了一天,这一天在生命中是再回不来的,但……最后还是没早睡成,这怎么办啊,今天不成,明天怕是还不成,一天一天拖下去,永远都不成了……但话说回来,不就是没早睡么,就算一辈子都不早睡又怎么样?少活几年又如何?……

就这么纠结着吧,瞧瞧,理性在这里起的作用实在土暴了。但纠结着纠结着,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你会对用不用力拿捏得越来越合理,然后一点一点接近你想成为的人。

我们前面的陈述中,运用了很多得失的观点,这里特意提一下,对得失保持敏感,事情会变得简单。

文章的标题叫“常态”,我写下这个标题时,脑子里出现的是《龙珠》里的情节,超级赛亚人悟空悟饭父子为了对抗人造怪物沙鲁(它想毁灭地球),在“空间与时间房间”修炼,以求超越超级赛亚人,超级赛亚人是一种变身状态,处在这种状态下战斗能力能够大幅提升,但要持续大量消耗体力,要维持这种状态已经很不易,要超越则近乎妄想,为此,悟空带领悟饭,保持在变身状态下进行刻苦的修炼,最后变身对于他们成为了一种自然常态,他们再一用气,就是超越状态了。

我觉得这个情节描述的“修炼”是很经典的,从刻意到常态,总是这样的过程。成功学的语境总是有一种打鸡血般的激情,它强调“克服”“击败”,这其实是在强调对抗和战斗,它不但如前所述,容易使人忘记尊重和顺乎自然(这里“自己”是最重要的自然),而且会让人忘记,所追求的是一种更好的“常态”,而不是拥有更强大的对抗力和战斗力。这是个打破旧平衡,走向新平衡的过程,但依然要走向一种平衡。

再推广一点,我们的修炼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例如气质、谈吐、记忆力,甚至艺术和着装品位。应该承认,这几项指标都有高下好坏之分,更好的状态会带来更多的快乐,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一个人开始在这些方面努力改变自身的时候,无论用什么“术”,在今天都脱离不了“装逼”一词的射程,甚至从余秋雨转读赫拉巴尔这种平凡的事都不行——就冲这名字的“冷”就足够被喷了,而换发型、选配饰、练习一种眼神或走姿,就更是遭人唾弃。但只要别忘记“真诚”,这些努力还是会有预期中的回报。我常举例子,最终让人很喜欢甚至上瘾的食物或者饮品,第一口下去总是难吃得很,臭豆腐、酒、芥茉、咖啡、茶、酸奶……有人说,这是因为“味觉可以构建”,但我想,大便是无论如何不会让人喜欢吃的。同样,欣赏传统意义上认为高雅的东西,渐渐地也将能发现它的妙处,如果的确如此,那世界上便多了一种能欣赏的美,如果最终也不喜欢,只能说是没有缘分,你也不亏什么。

多说一句,不喜欢某种被定性的“高雅”是人的权利,绝不应该为此愧疚或有负罪感,但这和品位有高下不矛盾,就如人可以不喜欢喝茶,但茶和尿比起来,毕竟是好喝的。应该说,某种美不能被欣赏,多少会有点遗憾,少了一种审美认知就少了一个快乐源。但无论如何,最终还是要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喝了几次茶还是讨厌,的确遗憾,但如此还要强迫自己说“我就是喜欢喝”,那损失的就远甚于“遗憾”,注意我们这里又拿出了“得失”。

这里面也有那么一点“用力”的问题,尝试还未习惯的事物肯定是要用点力的,扭正一些习惯(例如驼背走路)也需要用力,处处皆有得失,至于怎么才适合,那便是智慧。我想,获得更多的快乐也许能勉强作为最终的原则,但凡是能以言说的“原则”,肯定还是过于单薄了吧。

 

顶一下(34 写日记 1169150 226437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