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位普通老人对生命的解读
人自诞生的那一天起,生命的最终消失是不可抗拒的结果。人类这个在地球上进化得最成功的生物,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群体的繁衍越来越多,单体的生长期越来越长。于是,在原本浩瀚的地球空间里,首次凸显出人类自身的可容量变窄。
近代,人类除了对自身繁衍速度及总量上科学地加以控制外,为了更有效地把有限空间合理地利用到生存中来,人们除了对空间区域的拓展已探索到外部深空外,也不懈地致力于对曾经承载生命的躯体随生命消失后,作更科学的“无踪影处理”。
曾几何时,远古帝王在生命消失后,让躯体去占用千亩陵地,百种配饰,数层棺椁。现代人们渐渐地觉得这是一种无端的浪费,在生存权优先的前提下,人们逐渐取消了丧失生命后躯体的诸多配置,取消了大陵地、大棺椁、逐步将不再有生命的躯体进行高度浓缩,把木乃伊的技术也发挥到极致——变成了灰的木乃伊。这样方便了集中存储,也节省了更多的资源。
然而,就是这方寸大小的干灰木乃伊,在超大城市仍然面临着储存困境。以一个一千多万的人口的城市计算,一年十多万木乃伊的堆积量,同样让塔陵的空间受挤。况且这储存期没有绝对的失效限制。
其实,对身后事作怎样的处理,已有很多的名人率先作出了典范。并且以创新思维引导着人们,有的把骨灰付与江河,**而去。有的付与草地或森林,在自然中枯荣
虽然,有很多地区殡葬改革已然在进行,但有的习俗已经延续了千百年,要形成格局成为风气,是要更多的人倡导并主动参与。
我是一名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按自然规律,生命于我身体的时间不会太长太久,我已经做好了决定,让身后的那一抔灰烬,不去争陵地,不去挤塔陵,让我的后生们将其撒向江河,永远沉积在亘古的海床上,或让其飘向林间草地,化成一片绿……我要让世人知道,生物只有在生命特征存在的时候,它才显示出真正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意义。生命一旦消失,它就没有以其它任何物体存在的价值。若人间真有情,思念在心中;有名,荣誉在史册里;有功,功绩在历史的丰碑上……
愿生命之花永放异彩!
淘宝男士热卖 58买东西网 mdx58.tuike.cn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