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文字信息都在做各种各样的揭秘,
说着男人与小孩的联系,
告诫女人什么时候要给予母亲般的温柔关怀与懂得接纳;
什么时候需用情人的姿势让他男人的征服;
什么时候该以正室的身份在公共场合搭个大台子放好他的面子;
什么时候要像水仙般清澈、纯洁,做位聆听他的心声的红颜知己。
一个那女人的一生要扮演多种角色;母亲、妻子、情人、红颜知己、女儿!
为何这样的标题,点击直上、永不落败?
也许,女人都害怕失去,
而男人也吃定了女人放不下的温柔。
于是,更多的男人肆无忌惮的提出要求,
更多的女人照本宣科,唯恐疏漏了哪一条要点。
湿面团女人像瘟疫一样蔓延、扩散,
随男人的表情或阴或晴,随自己的猜测多云地,惆怅地,用生命书写诗意。
然而这样的顺从下,男孩要如何长大,然后像个男人的照顾女人?
很长时间以来,一些文字工作者都把女性的柔美做了极致的放大处理,
把女人坚强的那一面,
用一种悲惨故事的结局做了“最完美的批评”。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男人和女人都沉迷于女性的温柔、贤良、乖巧。这样的女人可以年轻的如一个精灵,
也可以只待采摘的熟得刚刚好,
这样的女人,甚至能在人生尽头,
用银发与褶皱获得掌声。女人的身体与思想,
被这样的文化与拥护这种文化的男人束缚着的,弱弱地呼吸着,不敢有一丝不快的表情。
是不是像男人那样把性与爱分开,就是文化复新成功?还是从一开始就没明白,自己想要的是这一刻寂寞之时的拥抱,还是心底真正渴望的浓浓爱意?
在积极人生观面前,“平庸”是贬义词,一生忙碌却没有什么收获。
人们认为生活中有所求,并求到了,才是成功,才值得被赞扬。
需要努力赚到几辈子的钱才能安心的消费,悠闲地晒太阳?
谈几回恋爱才真的懂得什么是爱?
一生之中,拥有过几位爱人才算够本?
生活中除了金钱和社会地位,还得要家庭,
有了家庭还要有座别院,以备不时之需,以解岁岁年年无惊无险的平淡。
原来我们只是害怕寂寞,怕平庸的自己没有人在意,
没有人关注,没有人喜爱。虽然,
大多数人都难免平庸,我们还是尽力去争取名额淘汰制下的“名牌”
。于是,那些低智商的艳丽,和高智商的利用,让淡紫色的血红在空气里徘徊。
有人曾问我,爱可以理智吗?
笔者也曾写道,爱情需要一点盲目。
然而,如同我当初说的那样,是需要一点盲目,并不是彻头彻尾的迷糊。
在亲密关系中涉及到的公平,并不是单纯的对比每个行为的付出与回报的价值计算,
而是,交涉中心理上的计算、行为动机、信念和情感,综合起来影响结果的认知。
长期受益不足的一方,会认为受到欺骗和剥夺,而感到愤怒和厌恶。另一方面,受益过度的一方,
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负疚感。如果某个人乐于享受过度受益,
让你爱得委屈,那便是他不够爱你,
或根本不爱,起码连如何处理公平关系都不愿了解。
每一个伴侣从亲密关系中得到的收益与他对关系的贡献是成比例的,
在公平理论强调的公平不能实现时,
爱,变得辛酸委屈,如果偏执的认定这也种爱,
则会被真正了解幸福的人批评为“不懂爱”“诋毁爱”。
真正能令人开心、感受幸福、满意的情形是对结果进行尽量公平的分配,
男女一样,并无性别差异。
所以女人,别再盲目的爱下去了。
乐活是每个人的权力,有权快乐的为爱付出,也有权索要能让你开心、欣慰的回报。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