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xfx (翠翠), 信区: Talking
标 题: 【技术贴】转自本科同学 《本人关于本次事故技术上的一些看法》
各位同事,昨天发生了动车相撞事故,虽然本人是电气化专业出身而非信号,但多少也是对列车自控有一点了解。现对昨天的事情进行粗略的思考。
事故的主因,媒体一般认为是由于前车遭到雷击而失去动力,造成候车追尾。在此我可以坦白的说,接触网防雷是防不住的,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雷击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前不久京沪高铁也发生了接触网遭到雷击而断电的事故,但同样条件下所有列控系统均正常动作,没有发生类似事故。由此,雷电导致接触网断电不应成为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更主要的我想应该是列控方面的问题。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回顾一下当列车失去动力或信号发生异常时的设备状态。
CRH系列动车都采用了 ATP列车防撞系统,配合以CTCS2或CTCS1 系统来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我认为大致有两个方面的信号可以用来保障行车的安全可靠;1 应答器 2 轨道信号 ,前者可以提供前方区间闭锁状态,后者可以根据轨道信号频率判断与前车的相对位置。二者任一正常运转都可以使列车正常制动。
根据昨天的现场条件-----发生了雷击事故。我们假设几种信号设备的故障情况来分析可能的原因。
1.线路上应答器故障,ATP转入BF模式:雷击导致的设备故障前面已经说过不可避免,视为应答器无响应。可以称之为行车信号残缺,车载ATP转为BF 应答器故障模式,在此模式下列车自动限速至125公里以下。但前提是轨道电路信号正常,那么根据前面说的,只要此信号正常,ATP可以通过频率变化判断与前车距离,计算出安全线,不会发生事故。
2.轨道电路、应答器故障,ATP转入CO:此时ATP接收不到任何可用于判断位置的信息,因此转入CO目视行车模式,在此模式下列车限速至20公里以下,并且每行走200米或60秒司机必须按确认按钮方可行驶。在这种低速条件下应该不至于撞成那样。
3.信号设备故障后ATP人工转入IS模式: 在此模式下司机将ATP调整至隔离模式,列车将不会自动限速和制动,完全由司机负责。
此外ATP所有输出采用负逻辑,不加电,车是动不了的,可以认为ATP是一直打开的。那么综合分析以上几种车载ATP的非正常动作,只有当司机采用隔离模式后才可能在此线路条件下以较高的速度装上前车。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行比较大。
哎 现在说这个也为时已晚啊~
--
|||
发信人: Torpedo666 (鱼雷导弹No.2),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技术贴】转自本科同学 《本人关于本次事故技术上的一些看
就不可能是程序错误?
--
|||
发信人: nothingelse (nothing),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技术贴】转自本科同学 《本人关于本次事故技术上的一些看
四个字总结
人为失误
--
|||
发信人: zhw (西城土寺||打杂小和尚||小僧法号戒空),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技术贴】转自本科同学 《本人关于本次事故技术上的一些看
哦,司机有问题,这个事情就此解决了
--
|||
发信人: xiyouli2006 (FK),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技术贴】转自本科同学 《本人关于本次事故技术上的一些看
司机是临时工 这件事解决了
--
|||
发信人: xinguohenan (小水),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技术贴】转自本科同学 《本人关于本次事故技术上的一些看
万恶的临时工
--
|||
发信人: JooSoung (京局京段-沈局春段|土生非土长北京人),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技术贴】转自本科同学 《本人关于本次事故技术上的一些看法》
这个D3115的司机还没露面 D301的司机已经殉职 调度出了问题 没有阻断区间
--
|||
发信人: wps (WPS文字处理系统|香港金山公司),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技术贴】转自本科同学 《本人关于本次事故技术上的一些看
我赶脚非常有可能是bug哦
【 在 Torpedo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不可能是程序错误?
: --
--
|||
发信人: MAXMETAL (中南海小卖部老板),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技术贴】转自本科同学 《本人关于本次事故技术上的一些看法》
临时工是天朝一切罪恶的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