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领袖同一祖籍
毛泽东的家乡在湖南韶山,邓小平是四川广安人,江总书记出生在江苏扬州。“巧合的是,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祖籍却同在江西。”
江西吉水,105国道旁的八都镇街口,一座高约三米的路碑立在街中,路碑上书七个鎏金大字“毛泽东祖籍八都”。记者是4月下旬到吉安的,当时吉安的天气很炎热,但就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仍然有很多人在路碑下驻足凝望,或在路碑前留影。也不时有过往的汽车停下来,车上人会走下来,看一看路碑上写了些什么。
路碑上的文字这样介绍:据有关族谱和史料查证,韶山毛氏宗族的原籍在江西吉州龙城,即江西吉水县八都镇。韶山毛氏族谱也记载:元末明初,由于战争灾难连年不断,毛氏鼻祖“太华公”不能立足,遂从江西吉州龙城迁到云南。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太华公”因军功封官进入湖南。长子清一、四子清四亦随父母赴湘,居住在湘乡县县城北门外鲱紫桥。十年后又迁至湘潭县七都七甲(即今日韶山)定居,从此在此繁衍生息。从太华公算起,毛泽东是第二十代子孙。韶山毛氏族谱的记录和吉水八都毛氏族谱记录是一致的。
毛泽东主席是湖南韶山人,和小平同志是四川广安人、江泽民总书记是江苏扬州人一样,都是众所周知的事。但记者“五一”期间在江西采访期间,却听到江西盛传: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祖籍都在江西。
“传说”是这样的:毛主席的祖籍地是吉水县八都镇,邓小平的祖籍地是吉安,江总书记的祖籍地是婺源县江湾镇。
能与伟人生在同一故里,当地人为此感到非常自豪。江西还有媒体大篇幅报道了毛主席和邓小平同一祖籍地的事,称这些惊人的“巧合”足以证明江西确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福地。这些“传说”是不是真实的呢?记者“五一”前后开始了对这些“传说”的寻访工作。在寻访途中,记者听到了更多的神奇、动听的“故事”……
“造反”天性是“祖传”
——毛氏族谱记录“传奇”
记者查阅了吉水县八都镇铎塘村的毛氏族谱。这本族谱是新修的,红色外套,分《天》、《地》、《人》三大本,每本厚达2寸,图文并茂地记录了毛氏家族的历史。
据该族谱记载,毛氏历代人才辈出,古有朝中大员,今有清华高材生。记者特别留意了有关“太华公”辗转迁居的记录。1997年2月,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之后,《江西日报》所做的《两个伟人,一个祖籍》专题报道里,就引述了这些记录。
据毛氏族谱记载,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战事纷呈,朱元璋起兵造反。“太华公”毛太华(生于公元1341年)投身到朱元璋的造反队伍中。因其英勇善战,被提升为“百夫长”。
明洪武年间(公元1380年),毛太华跟随朱元璋的两员大将傅友德、蓝玉(与“太华公”同为吉州人)远征大西南,一直打到澜沧江。云南归属大明后,朱元璋令其养子沐英驻守治滇,毛太华亦随之留守边陲。当时南疆汉人甚少,毛太华也同其他人一样,娶了一位少数民族的女子为妻,后育有清一、清二、清三、清四4子。因戍边有功,毛太华年老后获准携家眷还乡。
毛太华当时年事已高,走到湖南乡城时身染重病,无法回到吉州龙城,他们一家大小就在乡城北门外鲱紫桥住了下来。几年后,清一、清四又迁居湘潭七都七甲(今韶山)。从此,从吉州龙城迁出的毛氏后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
公元1893年,韶山毛氏家族的第20代孙、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了!他天生就有一股“造反”的倔劲儿。他领导人民进行长达20多年的天翻地覆的“造反”运动,导致了新中国的延生。
邓小平、毛泽东祖籍吉安
小平同志的女儿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里确认了这一点
记者还在江西省吉水县采访时,就听到邓小平的祖籍和毛主席的祖籍在同一地方———吉安的说法。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小平同志的女儿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里也提到过,“邓氏祖籍在庐陵”。记者在寻访中了解到,虽然邓小平的祖籍在“庐陵”已有史料确定,但古时的庐陵府下辖了今吉安市、吉水县和吉安县等地,邓氏祖先到底是庐陵哪一个地方,目前还尚未有人考证出来。
江西多传说
据吉安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吉安很早就在寻找邓小平同志的祖籍地,并为此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但至今仍无多少收获,因为史料记载太少,且无从考证。不过,这里有关小平同志的祖籍地的种种“传说”,却并未因此减少。
记者4月23日在吉安采访时,就听吉安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邓小平的祖籍地在吉安县境内,小平同志的祖先和明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还是同乡。但记者在吉安县并没有寻到邓小平的祖籍地,当地人也只是“听说”邓小平的祖籍是在吉安,具体是吉安哪个镇哪个村则不得而知。
记者在吉安还听到一个“传说”,称小平同志的祖先也是在朱元璋手下当大官,后来被朱元璋派到四川;再后来,小平同志的祖先就在他的出生地四川广安世代生息繁衍下来。
记者在向吉安市委宣传部查询上述“传说”的真实性时,宣传部的同志说吉安这边的记录不是很详细,他们也不知道小平同志的祖籍地到底在吉安何处。他们还给了记者吉安县委宣传部的电话,叫记者去吉安县找找看。
四川有族谱
虽然江西吉安这边没有确定邓小平的祖籍地到底是在“庐陵”哪一个方位,也不大清楚邓氏的祖先是谁,为何迁居四川,但小平同志的老家———四川广安方面的邓氏族谱对邓小平祖先迁居的原因,却记录得较为详细。
据该族谱记载,明朝初年,邓小平的祖先邓鹤轩在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邓鹤轩是江西吉安庐陵府人,其故籍现无从查考。公元1380年,朱元璋为平息四川的战乱,派邓鹤轩前往四川广安作战。战争结束后,四川人口锐减,田地也已荒芜多年,杂草丛生,民众生活苦不堪言。朱元璋为了开发四川,下令向蜀地移民,并令部分朝廷官员迁居到荒芜的川蜀之地,邓鹤轩因此就举家迁移到了川东的广安州姚坪里(今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定居。从此,邓氏一脉便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生息。公元1904年,广安邓氏第19代孙邓希贤诞生了———他就是令世人敬仰的一代伟人邓小平。
邓小平的“江西情结”
尽管邓小平同志出生于四川,但他与自己的祖籍地江西却有着不解之缘。“文革”期间小平同志被“下放”到江西劳动数年的故事,国人早已耳熟能详。他在中国政坛更具传奇色彩的两次“复出”,同样也和江西息息相关。
1972年冬,第一次“复出”不久的邓小平,特地来到江西吉安并去了井冈山、泰和等地,考察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他第二次“复出”的脚步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迈出的。
1976年,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就将几年前在吉安考察时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向全国推广,在全国的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阳光大道。
江西人的“小平情结”
在寻访邓小平祖籍地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江西吉安和南昌等地的人民都有一种很浓的“小平情结”,他们在努力地寻找着更多关于小平和江西的故事。
在南昌新建县望城———小平同志曾经劳动、学习过的地方,这里的“小平广场”赶在了今年“五一”节前向游人开放;“小平小道”、“小平楼”等景点也先后向游人开放。这里所有景点都在告诉着人们:一代伟人邓小平,曾经在这里度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在这里,邓小平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终于找到了把中国带向富强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南昌一位的士司机陈师傅对记者说,他年轻时有次在“小平楼”前见到过邓小平。那时小平同志在楼上锻炼身体,他的卫兵也没有为难陈师傅。小平同志看起来很亲切,陈师傅反而显得很紧张。像许多见过小平同志的人一样,陈师傅说他至今还记得小平同志冲自己点头微笑的模样!
虽然江西方面至今仍未找到邓小平祖籍地的确切方位,但吉安有关部门仍在努力地寻找着。可以设想,一旦查证到邓小平的祖籍地在何处,吉安境内势必又会立起一块路碑,让世人前去瞻仰———就像吉水八都立起毛泽东祖籍地的路碑一样。
江西省婺源县县委宣传部报道组江进民组长介绍说———
“江总书记的祖籍就在婺源”
江西婺(wù)源古属徽州,民国时期,属安徽省管辖,解放后才划归江西省。婺源以茶闻名全国,“只要是婺源出的茶,再差的茶都是好茶!”———当地民间有此一说。记者4月27日到婺源时,正值新茶上市。在清香四溢的茶味中,记者开始品味起婺源的水清山绿之美和“人杰地灵”之秀。婺源县县委宣传部报道组江进民组长介绍说,江泽民总书记的祖籍就在婺源江湾镇江湾村。2001年5月30日,江总书记还曾亲临江湾视察。
记者来到江湾镇口,只见这里刚刚立起了一座巨大的龙门架,上面是江总书记手书的“江湾”两个大字。(见图)江湾村就在江湾镇上,镇上的大街其实就是村上的大街。大街上有很多建筑工人正在忙碌着,江湾人说,江湾正在花大钱对街道进行改造,村口要建“萧江氏祠堂”,村前的街道正在改造成“步行街”。
一到江湾村口,记者就见到了初具雏形的徽派建筑,满眼雕梁画栋、飞檐立阁、青瓦白墙———徽楼是婺源的一大特色。记者在一位江湾村本地导游的带领下走进了村子里。走在街上,就像来到了梦一般的江南水乡。村中小道由青石铺成,村民的房舍也都是徽楼,有的比较完好,有的已受尽风雨的侵蚀。一条小河贯穿全村,河上有几座小桥,小桥两边住的就是萧江人氏。
江湾镇镇长吕军说,江湾村也是一个古村落。江湾的文化积淀很深,历代名人辈出。江湾曾是皖、赣、浙等交界地的贸易重镇,自古就有很多商贾流转各地,带动了各地的商业发展。记者听到的一个说法是,江总书记的祖父自小就从江湾出去,跟着大人到外地做生意,后在扬州定居,而江湾原来就有很多人到扬州做生意。吕军不愿谈这件事,但却向记者介绍说,江总书记曾亲口认定过婺源江湾是他的祖籍地。吕军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写有“江总书记系江湾萧江氏一脉”字样的资料,并表示他手中还有其他资料能证实这一点,因此“不需要再争什么”。他又告诉记者,江总书记去年5月30日到江湾来视察时就说过,他是婺源人。
吕军还向记者介绍,他们有一个“十五发展规划”,要把江湾建成一个旅游大镇,一个贸易重镇,现在已有人投入了4600万元在搞前期开发;江湾以后还要申报“世界遗产”,不过这是15年以后的事了。但吕军也特别强调说,江湾的发展“并没有打江总书记祖籍地的牌子”,有关方面也不允许这样做。
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祖籍都在江西,这的确也是太“巧合”了。但记者在寻访中却发现,“领导人祖籍”这一“荣耀”,并不是八都、吉安、婺源等地自己“争”来的,而都是领导人出生地的“同宗”到江西方面确认的。
当这一“荣耀”来到眼前时,江西人立即意识到了其中所包含的机遇。他们借此招商引资,发展旅游,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正反映出江西人的精明。
江西一位招商部门的负责人就说,依托有利资源,发展旅游事业,的确是他们招商引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着棋。
过去,由于既没有自然资源优势,又没有地缘优势,江西的吉水、吉安等地的经济水平一直相当落后。如今,这里的人们终于发掘出了“三代领导人祖籍”这样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当然没有理由不加以开发利用。
只是笔者需多提醒一句:开发有度,适可而止。
三代领袖同一祖籍
上一篇:心疼 痛 都没有感觉了下一篇:卐十五岁的花季雨季卐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