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t;margin:0cm 0cm 0pt;mso-char-indent-count:2.0;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在学生时代,教室的最后两排似乎永远坐着成绩最差和最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似乎已成为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
初三,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青春的萌动与中考的压力似乎成为一对矛盾体,不合时宜的全都落在了初三学子的身上。于是,在很多的班级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座位定律”也就更加明显的显现出来。
我作为一个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的特殊时期,自然而然的就被老师安排到了最后两排。而新的班主任编排的座位似乎能让所有的人轻而易举的将学生们划分出两个等级,于是我就“有幸”成为了差生中的一员。
坐到了角落,本该忙碌的初三时光也变得悠闲起来。一些贪玩的男生就开始高呼着要成立“角落帮”,没过多久,我们最后两排就真的在这叫喊声中成立起了“角落帮”。说是成立,其实在座位编排好的时候“角落帮”就已经存在了,这样的呼喊,不过是给了它一个正式的名字。
有了“角落帮”,
弥漫着紧张气息的教室就多了很多的欢声笑语。一张张漫画从我们这里传出去,直到全班同学都在那纸上留下了笑容。还有那些情节离奇荒诞的小说,除了会在每一
个读者的心中留下一个大大的惊叹号之外,也会留下串串响亮的笑声。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外号,并且那些取外号的时候还加进了游戏中的招
数,那些外号被记在一张纸上,61个同学,61个外号,一张薄薄的纸片满满的记载下了我们全班同学的特点。这样的事情,恐怕也只有“角落帮”里的人才能做到。
不过,“角落帮”也绝不会因为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就受到大家的欢迎。上课的时候,角落永远是最引人注目的,因为总会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声音从角落里发出来。每当这个时候,那些前排的“三好生”们就会将他们鄙视的目光投向这里,就好像他们从未因“角落帮”里传出的小纸条而欢笑一样。老师也只好无奈的对着角落里的学生大喊:“就算你们不想听课也请不要讲话!”角落里的学生当然更不会惧怕老师,这里的学生就是老师心中可以放弃的对象。他们会在老师批评的时候跟老师顶嘴,当这一切让其他同学知道之后大家会报以他们热烈的掌声,谁都清楚,他们口中说出的那些话才是很多人心中想说却不敢说出口的。正是因为不害怕,所以“角落帮”里的学生非常的真实,他们从来都学不会唯唯诺诺,更不可能看老师的脸色做事,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但是在欢乐的同时,“角落帮”的学生也会有烦恼的时候,那就是在考试的时候。考场中,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下笔的是“角落帮”的学生。考完试后,排名靠后的也是“角落帮”的学生,排名表上的位置就如教室里的座位表一般,后面的学生永远属于角落。
不过,这绝不代表“角落帮”里就没有优秀的学生。相反的,“角落帮”里的学生都很聪明,也都很优秀,只是他们的优秀大多表现在课堂之外他们所喜爱的事情上,而不是试卷的分数上。谁会忘记那些球场上敏捷、矫健的身影,谁不曾记得那个让低年纪女生尖叫的领操员,还有那些令人赞叹的四格漫画的作者、数学课上能提出多种解法的“天才”……有哪一个不是出自我们的“角落帮”?
“角落帮”里的欢声笑语我已不记得持续了多久,那样的长久,在记忆中,好像从未远离。但是,我也清楚的记得,在某一天里,我们角落的“天才画家”被
老师叫到了办公室,他回来是手上攥着他刚画好的漫画和他写了很久的小说,我记得,老师叫走他的时候手上拿着的也是这些东西。他将东西扔进了垃圾桶,满脸泪
痕的在笔记本上重重的写下了一句话,然后拿出课本,开始认真的听课。后来,通过他的同桌,我们看到了那本笔记本,上面用红笔写着这样的一句话:我今后再也
不画漫画了!这是真的,从那天开始,他就一直很认真的学习,并且再也没有看见过他画的漫画。
没过多久,老师开始陆续找同学谈话,一个接着一个,去的时候嬉皮笑脸,回来的时候却是神情凝重。直到有一天老师将我叫去办公室之后我才明白那些天里“角落帮”为何会少了欢笑,多了认真。再过了一段时间,课堂上再也没有了从“角落帮”发出来的声音,类似于那些写着同学外号的纸条也再没有出现过。后来是月考,第一次,“角落帮”里的名字没有全部落在后面。月考之后是换座位,“角落帮”失去了几位“灵魂人物”。换座位的时候我去帮他们搬书,当我看到他们嘴角那一丝浅浅的笑容时,不禁心头一颤,那样的微笑,与之前他们纯真的开怀大笑是那么的不同!
之后,陆陆续续的有同学离开了“角落帮”,直到最后,陪伴了我们两年的“角落帮”无声的宣告解散。
如今,坐在教室的前排,偶尔环视四周,看着我们曾经一起闹腾过的同学散落在不同的座位上,相隔那么远,就好像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想起在“角落帮”的那些日子,一切都好像那么近,但是又的确远离了。那些日子,是青春岁月中最阴晦的日子,但也是最快乐的日子。只是,这些快乐总是要过去的,最后,我们偏离了轨迹的青春还是要回到本该继续的轨道上。不过,到了这个时候,青春就已不是原来的色彩了。
也许,就如一位同学离开“角落帮”时说的那样:“闹过了,疯过了,就该好好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了,毕竟,角落会有散的一天,青春也总会过去的。”
角落帮,角落帮,我们的角落散了,青春也就随之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