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AXMETAL (中南海小卖部老板), 信区: Talking
标 题: 【2011-02】“铁路工程师不坐高铁”
作者:张遇哲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1-02/23/content_20244848.htm】
跟铁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工程师坚决不坐高铁,这一反常现象背后又隐藏多少秘密,值得深思。
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杜峻晓发文对高铁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表示中国高铁发展很快,高铁工程质量无法保证。文章披露,中铁某局一位退休工程师在离开工作岗位时说过:“我这辈子出门坚决不坐高铁。”(2月22日《中国经济周刊》)
诚然,市场经济下,每个人都有是否消费和使用某种商品的选择权。但不同的是,普通消费者说不大多是基于财力、好恶等个人因素考量,而业内人士拒绝使用本行业产品,则往往隐含着惊人内幕。比如,卖牛奶的不喝牛奶,是知道里面掺杂有三聚氰胺;卖豇豆的不吃豇豆,是清楚上面农药残留超标。如今,跟铁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工程师坚决不坐高铁,这一反常现象背后又隐藏多少秘密,值得深思。
近年来,中国高铁发展突飞猛进,屡创奇迹。京津城际高铁成为世界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武广高铁成为世界上一次建成运营里程最长的时速350公里高铁,京沪高铁创下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运营铁路试验最高速,一系列桂冠花落中国,着实让国人扬眉吐气了一把。目前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8358公里,在建里程1.7万公里,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跃居世界第一。
然而,高处不胜寒。高铁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关于高铁安全性的质疑。日本历史最悠久、最为繁忙的子弹列车线路运营商——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松本正之社长就曾表示,中国的列车运行速度更接近最大安全速度,“提速到如此接近极限的水平,我们绝对不会这样去做。”如今,铁路工程师不坐高铁,就是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表达对于高铁安全的担忧。正所谓忠言逆耳,在高铁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这些声音虽然有些格格不入,但却是不容忽视的。
经验告诉我们,大干快上,往往容易急工出糙活。“哈大高铁轨道力争提前一年”,“京沪高速铁路预计提前至今年6月中旬通车”,“京港高铁将提前8年完工”……高铁建设的全面提速带来的不仅是欢欣鼓舞,还有些许不安。究竟是原计划制定的太宽松,还是我们的建设“萝卜快了不洗泥”?
有媒体披露,2009年末,铁道部负债总额已达13033.86亿,从2014年开始将迎来还债高峰。与债务危机相比,高铁的安全问题更值得关注。高铁技术属于一项新技术,安全问题是第一位的。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高铁引发的重大事故发生,但如果高铁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事故,其代价将会非常沉重。铁路专家拒坐高铁,是一针及时的清醒剂,提醒我们不能被发展规模和速度冲昏头脑,一定要保障高铁建设过程以及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工作到位。
美洲印第安土著有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让灵魂跟上。”对于高铁,我们想说的是:“别发展太快,让安全跟上。”
【铁路工程师为何不愿坐高铁】
【http://paper.people.com.cn/zgjjzk/html/2011-02/21/content_751939.htm?div=-1】
年前,与中铁某局一位朋友聊天,我问他,现在的高铁到底有无隐患?朋友婉转地说,我们公司有个工程师,去年退休了。他在离开工作岗位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这辈子出门坚决不坐高铁。我这朋友所在的单位是专门修铁路的。修铁路的不乐意坐高铁,这里头大有文章。
我坐过一次高铁,是2010年8月份的事。西安至郑州高铁开通后,西安铁路局邀请我体验一把高铁出行。高铁车体漂亮,车厢里也漂亮,与我早年间坐过的慢车相比,一个天,一个地。高铁车厢内有一个速度显示牌,清晰无误地表明着行车速度。在某一区域,最高时速达到350多公里。这一速度足以使波音737从地面起飞。
高铁运行了大约40分钟,我们被“破例”允许到驾驶室参观。驾驶室不大,我在司机右边的位子坐下来,前方铁路一览无余地纳入视线。在司机身后,是一个副驾驶,他用部队喊操的声音向驾驶员报告速度,以及前方的情况。驾驶员则要高声重复副驾驶的喊话。西安铁路局宣传部同志说,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司机犯困,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某个路段,机车减速后再提速,时速约在250公里左右。就在此时,一只飞鸟撞在驾驶室玻璃上,只听“嘭”的一声闷响,玻璃上出现一片血迹和一团在风中抖动的羽毛。驾驶员启动雨刷器,把血迹刷净。这场景让我想起幼时读过的《趣味物理学》,书中说,如果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速度前行,迎面扔去一个西瓜,二者相撞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引爆一颗手榴弹。
乘高铁归来,我脑子里始终转着一个念头,那就是高铁会不会出事,如果出事会怎样?必须说明的是,我并非盼望高铁出事,但不出事不等于不可能出事,必须预防出事。飞机号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尚且屡屡有空难发生,何况高铁乎?
有报道说,京沪高铁创出了最高时速486.1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乖乖,时速486公里,据说这是喷气式飞机低速巡航的速度。如果高铁可以确保永远安全,不要说时速486公里了,即使是846公里,我也举双手赞成,但如果要以血的代价换取高铁的速度,那还是不要吧。可能有铁路专家会说我给高铁泼污水,高铁已经运行这么长时间,你听说哪里出事了?没有,确实没有。我不就是给你提个醒嘛,难道非要等出事再善后?
这几年,中国高铁发展很快,不是一般的快,是那种“大干快上”的快。有些事做得过快,就容易萝卜快了不洗泥,就不容易出细活,就容易留下隐患。这个隐患不是无关痛痒的隐患,而是人命关天的隐患。朋友说,在发达国家,修一条高铁运行的路线要花费较长时间,铁轨铺好后,要让其自然沉降,再沉降,还要通过各种检验,确保铁路不会出问题。我们的工程质量真的不敢打保票,有些工程就是典型的“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还有些工程连“三边”工程都够不上。
铁路工程师不坐高铁应该不仅仅是胆子小吧!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
--
|||
发信人: ingenious (【BYR★KOBE迷】| Yo),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2011-02】“铁路工程师不坐高铁”
高铁运行了大约40分钟,我们被“破例”允许到驾驶室参观。驾驶室不大,我在司机右边的位子坐下来,前方铁路一览无余地纳入视线。在司机身后,是一个副驾驶,他用部队喊操的声音向驾驶员报告速度,以及前方的情况。驾驶员则要高声重复副驾驶的喊话。西安铁路局宣传部同志说,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司机犯困,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我靠..这..别的不说,这一句话我该信么
--
|||
发信人: LIUDANPASHUI (我乃温侯吕布,谁人与我决一死战?!),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2011-02】“铁路工程师不坐高铁”
bd
--
|||
发信人: LuoShen (尝矜绝代色 复恃倾城姿),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2011-02】“铁路工程师不坐高铁”
这次不刺死个谁?
【 在 LIUDANPAS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bd
: --
--
|||
发信人: LIUDANPASHUI (我乃温侯吕布,谁人与我决一死战?!),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2011-02】“铁路工程师不坐高铁”
【 在 LuoS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次不刺死个谁?
: 【 在 LIUDANPAS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 bd
: ...................
不行啊,乔巴要告我骚扰了
--
|||
发信人: dannian (喆), 信区: Talking
标 题: Re: 【2011-02】“铁路工程师不坐高铁”
我觉得。。无论是作者还是高铁。都不能信
【 在 ingenious (【BYR★KOBE迷】| Yo)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铁运行了大约40分钟,我们被“破例”允许到驾驶室参观。驾驶室不大,我在司机右边的位子坐下来,前方铁路一览无余地纳入视线。在司机身后,是一个副驾驶,他用部队喊操的声音向驾驶员报告速度,以及前方的情况。驾驶员则要高声重复副驾驶的喊话。西安铁路局宣传部同志
: 我靠..这..别的不说,这一句话我该信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