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一切欲望早已卸下,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要触摸家乡里的竹子了

liquannet [沧桑] 2011-07-21 11:58:47 星期四 晴天 查看:46201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时光依旧从身旁静静地擦过。我也依旧住在城里。
  我越来越厌倦城里的生活了。高楼林立掩饰的繁华,却是默然冰冷的墙壁;车水马龙缔造的热闹,却是无休无止的喧嚣;霓虹闪耀的光芒,却是眼花缭的欲望。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几乎无法寻得片刻的安宁。
  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远方的乡村,渴望用它的淳朴来涤荡灵魂,让浮躁的心灵趋于安静。对着乡村的方向,我迷途的灵魂已率先到达……
  回到乡村的灵魂,一切欲望早已卸下,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要触摸家乡里的竹子了。
  毫不隐瞒,在所有的植物当中,我最垂青的便是竹子了,这缘于它对我家乡这片热土的特别眷顾。田野,山坡,河畔,蓬勃的绿色在无限地延伸,绵延千里。据说,这与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
  相传很古很古的时候,江边住着一个青年男子,名叫祝山。他没有父母,也没有兄弟姐妹,只有一间破旧的茅屋,几丛青翠的竹树。祝山天天上山,锄地割草,种竹种菜。他爱唱山歌,歌声吸引了银河仙子。
  银河仙子见祝山勤劳朴实,身世可怜,便动了爱慕与同情之心,下凡到了人间,一边与祝山对唱山歌,一边帮助祝山锄地种竹。她手勤脚快,转眼之间,满山满岭都长起了青竹,祝山自然是满心欢喜。他们因此而结缘,最后缔结连理,相亲相爱。从此,他们以种竹为生,竹子种下了一山又一山,传了一代又一代,以致“竹子之乡”的美誉流传至今。
  浸淫着传说的文化底蕴,将灵魂穿越在家乡的千里竹廊……
  无须刻意选择清晨或者是响午,竹廊里总有着永不消失的春天。看,绿竹成荫,郁郁葱葱又不失淡淡雅雅,和风轻拂,竹影摇摇曳曳,似有万种风情,如美人翩跹,如诗般曼妙,如画卷铺陈,令人陶醉。听,鸟鸣悠扬,如琴曲轻荡,如风铃轻拨,荡人心弦;再有在柔风触动竹叶的瞬间,那竹叶轻摆而发出的“沙沙”微响,如潸潸溪流,如悠悠雨韵,丝丝入耳。如若再细心留意,竹廊里总是薄雾轻罩,如纱如烟,如怨如诉,淡淡的竹香伴着阵阵的清风扑鼻而来,清新怡人。此时的你,只需张手静立,轻闭双目,吐故纳新。如此,身躯早已如沐清泉,直至凉透心田,灵魂深处的一切躁不宁也早已涤荡干净。
  最妙的,大概是在绥江上乘一叶小舟了。随着船夫的的竹篙往江里轻轻一撑,小舟便开始顺着水流的方向漂去。伫立船头,看两岸苍翠,观竹林掩映,缓缓流动的江水,缓缓漂流的小舟,缓缓移动的竹廊,目及之处,水与竹子俱以绿色呈现,水陆一色,给人浑然天成的美感,置身其中,因了那一份恬淡幽静,不觉已心旷神怡,再不安分的灵魂也会悄然安静了下来。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来到竹廊游玩,除了一饱眼福,美食的诱惑是谁也无法拒绝的。寻一处用竹子搭建而成的农家食栈,用竹根深处渗出的清水,泡一杯芳香浓郁的竹芯茶;点几款以竹笋、竹荪、竹苍(土名)为主题的野菜,当然,别忘了正宗农家饲养的竹林鸡,及富有特色的竹虫,还有精致而新鲜的竹筒饭,醇香甘冽的竹筒酒。慢品细尝之间,满腹的心事早已放下,乃至怡然忘归。
  对于竹子,古人认为,竹子的空心象征虚心好学;它的节,象征着挺直不屈的节操。而这,恰恰是欲望弥漫的城里所缺失的。住在城里,辗转俗务,免不了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吆吆喝喝,却附带着几许言不由衷的说话;举手投足,也仿佛有麻木空洞的造作。由是,若以竹子自励,必被其高风亮节的品格感染,于是,城里一切横流的物欲也会悄悄地湮没在漫漫尘世,人也变得朴实无华、虚心劲节。
  在城里,游走于岁月,穿梭于风雨,繁务纷扰,百事缠身,纷纷争争,辗辗转转,挫折免不了突如其来,人也免不了有脆弱的一刻,原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也仿佛变得岌岌可危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想想郑板桥这一首《竹石》,想想家乡的竹子,一切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了。 来源 www.juexiang.comcc
  竹不开花,其叶蓁蓁。竹子,就是我的乡魂了。心念着家乡的竹子,仿佛就回到了久违了的家乡,回到了熟悉的千里竹廊,心境便不知不觉冲淡了纷繁,卸下了羁绊,聒噪的灵魂也悄然归于安宁;竹子的品格与精神也让我的立身处世深受启发——我一直渴望自己能像竹子一样活着,或许,这也是我一直对它魂牵梦绕的最大原因了吧。
  晋代王子猷曾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想,等我老了,我一定要回到乡里,在竹林的地方安居下来,伴着阵阵的竹香,聆听丝丝的竹笛,安度余生,颐养天年。当然,我也一定会向我的后人交代:在我百年之后,一定要在我的坟头植上几根家乡的竹子。
顶一下(409 写日记 825102 176511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