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文学课上,熊老师对我们讲:“世界的变化跟着思绪在走。”
的确,我们赋予了客观事情以很多感情色彩,虽说无法改变外界事物,但仍然可以把它们想象得很美好。
前些日子,把照片收了起来,为的是不再想让那片湛蓝色的爱琴海海水激起我的忧郁,不再想让那片从白色衬衫上散发出的纯白光亮把握推入空虚的畅想。我实在害怕一直沉迷于他的世界,而无视自己的呼吸。
前些日子,不知是不是由于寂寞,我用纸巾擦去了相框上的灰尘,大胆地将它摆了出来。还是同样的位置,去给了我不同的心情。它不仅能捎给我,他在那炎热夏季中的凉爽,清新与洒脱,更是让我在软绵绵的天气里重新找回那种感动——生活就像相框中呈现出的那样简单,真实,但心境却可以随着爱琴海的湛蓝而徜徉于一种永恒(柏拉图的永恒),虽然不是太了解,但多少能体味到些许。
人活着就是为了少一声叹息,而多承受痛苦,不是吗?就拿他说吧,他不会遇事紧锁眉头,或沉默不语,而是尽可能地把目光投向远处,真的流泪了,也还挂着微笑。在戏中,他也许有过这样角色,但这的确是显示中的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就的不仅仅是感叹!
虽说要我从性格上转变很辛苦,我可以换个角度,降低自己的位置,比如把自己想象为一滴水,在茫茫大海中,它又是什么?当然,它也可以成就生命的每一个过程。
清楚地记得黄磊说过“通过‘似水年华’,我想呈现给观众的并不是我有多少才华,或者对生命有何深刻的感悟,而是想让观众寻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自己的感动。这戏的真正意义在于在50年后,还可以回过头来看看曾经的一点一滴的感动,自己有过的真真切切的经历。”
这么一部自拍自演的电视有着它的特殊意义,我想每一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回过头来,从一滴水,再到漫无边际的大海——原本,大海就是空无的,是死亡与重生相关的,也是返回到零,从零开始的。此所谓,无极生太极吧-------
这样说来,我宁愿化身为一滴海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