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凌家滩文化三析(下)

xinxinso [感伤] 2011-06-21 20:45:39 星期二 晴天 查看:10009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三、古皇有巢氏,谁何?

 

众所周知,伟大睿智的有巢氏族在远古时期是英才辈出,被作为帝王、圣人、贤人而名垂史册、典范后世的即有始祖有巢氏、古皇有巢氏和巢父而被统赞为“远古三祖”。洗耳池公园积淀着巢父的故事,巢民对这位先祖较为熟悉。然而对“古皇有巢氏”这一名称似乎还有些陌生和隔膜,现简介如次:

①名号甄别——远古时期有两位“有巢氏”。清代学者梁履绳对有巢氏族做过专门研究,其考曰:“古有两有巢氏,一在人皇后、燧人前……《韩非子·五蠹》所云‘构木为巢’,《三坟》所云‘生燧人氏’者是也。一在昊英之后,《六韬》、《世纪》所叙者是也。”(《〈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

两位“有巢氏”在名称上有区别,前者称“大巢氏”,简称“大巢”,后者称“有巢”,别称“古皇氏”,简称“古皇”。清学者王梓材所列帝王表即如此:……大巢二世;遂皇四世;庸成八世;庖伏羲之先。……有巢七世;朱襄三世;阴康二世;无怀六世。……少典黄炎之先。”(《世本集览》)

②氏族血缘——历史上有一种说法: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三者是祖、父、孙关系。(《古三坟》等)但史学界一般认为,他们是为三个前后承继时代的代表人物,然对两位“有巢氏”则基本认定存在血缘关系,清代史学家梁玉绳综合分析大量文献所记而做出结论:“后之有巢必上世有巢之裔”,“不得分为二氏”。(《〈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既为血缘关系,故我窃以为别称“始祖有巢氏”、“古皇有巢氏”,似更鲜明,也较贴切。

③社会地位——古代之“皇”往往用以称颂神圣无比的统治者,是为尊称,亦为徽号。“古皇有巢氏”是乃称呼有巢氏族之王天下者。有巢氏之王天下也,驾六龙、两麟,从日月,号古皇氏”(《河图》)有学者分析此徽号是与伏羲(庖牺)氏有关,伏羲氏号为“皇羲”、“羲皇”,有巢氏袭庖牺之号”,故得此称。此说也通。我在解读“有巢氏”时曾析出三重含义,一是指称首创巢居的个人,一是指称首创巢居者所在(或所衍)的氏族群体,一是以这个氏族去代称那个历史时代。同样,“古皇有巢氏”既称有巢氏族某一位王天下者,也是连代的多个帝王的统称,还代表古皇有巢氏“王天下”的那个时期。《春秋纬命历序》记:“有巢氏继之,……亦曰‘古皇’,传七世,权臣为变而亡。”

④统治终结——盘古王表》、《丹壶书》、《路史》等文献均记“有巢七世”。有巢氏“七世而终”的沉痛教训,被做为历史一大案例引起了西周君臣的重视和研讨。昔者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以国,假之以权,擅国而主断,君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逸周书·史记解》)有学者试测,大体是第七代“古皇”承袭先帝治国之策,以仁慈施政,和怡待臣,然被奸佞私窥,趁机谋权,继而谋国,当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以求控制,然为时已晚,权臣就势生乱政变,致使有巢氏族失政亡国。

⑤回归巢湖——第七代“古皇”失政亡国后何去何从?我们尚未能从原始文献寻得答案,然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詹招琳对远古帝王颇有研究,明确指出:“有巢氏、混沌氏,是伏羲时代的两个帝王。有巢氏先都舞阳,后迁巢湖”。(《中华姓氏同源共祖统一辈序(昭穆)表·有考证的三皇五帝时期》)詹先生所说“有巢氏”即“古皇有巢氏”,所谓“后迁巢湖”即第七代古皇有巢氏失去政权后回归巢湖老家,仿若后世的夏桀逃归“南巢”。顺带说说“洗耳池”的故事也许是道谜,帝尧禅让天下,巢父拒之,并谏劝好友许由避之,抑或都曾以古皇有巢氏主政中原的历史为背景,所不同的也许是前者遵从历史经验出发,而后者则偏重于氏族教训汲取。

⑥方志考论——检读康熙《巢县志》即知,明代巢县地方学者遵从古代文献而认定巢县地带是“有巢氏”生籍地。所据《路史》,其“有巢氏”即指古皇有巢氏。因此康熙《巢县志》编纂者引《纲鉴·疏仡纪》对此条特加按语,是为说明古皇有巢氏与始祖有巢氏的血缘关系,并强调是“古皇”称号而非地名。方志述史如此,我们没有理由去否定古皇有巢氏居住古巢之地的史实。

⑦文化理析——王文清先生的史学感知是敏锐的,他说:“安徽巢湖地区凌家滩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袭庖牺之号’的有巢氏文化概况。”(《凌家滩文化应是“三皇”时代的有巢氏文化》)李忠林博士亦认为“三皇时代的有巢氏的活动中心在今安徽巢湖一带,其遗存可以凌家滩遗址当之”。从时间上来看,也是比较吻合的,而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反映出的文化特征更是若合符契。”(《古巢国考》)所谓“‘袭庖牺之号’的有巢氏”“三皇时代的有巢氏”,皆指古皇有巢氏。

 

言至此,我们有理由引出判断:凌家滩先民是有巢氏后裔,大墓“主人”很可能就是第七代古皇有巢氏。凌家滩文化是远古巢居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延展,凌家滩遗址是有巢氏族部落先民生存和社会结构的一处实物显像。我们以“远古三祖”功德为旗帜,以凌家滩遗址为基地,打造有巢氏文化公园,对接日趋繁盛的文化旅游我想继长城、兵马俑后——凌家滩有望成为中国旅游第三站这话,亦非狂言呓语。

顶一下(419 写日记 806030 2702
上一篇:【夏沫熙丶】下一篇:伱?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