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个人体验》已经好几天,我的心一直被书中流露出的那种忧郁和痛苦包围着,久久不能平静。
主人公,鸟的儿子出生时便是一位脑残患者,即便手术,也只能是植物人。面对生与死的决择,鸟选择逃避。他让医生用糖水代替奶粉喂养儿子,希望儿子衰竭而死。自己跑出去,与老情人约会,喝酒,****。
然而,儿子没有死,鸟不得不重新选择,是接受医生的建议做手术,还是按情人的说法,借黑医生之手杀死他。如果选择前者,就意味着他将与一个植物儿子共渡余生,从此他的所有梦想将不可能实现,于是他选择后者。
送儿子去黑医院路上,风雨交加,半小时的路程,走了整整好几个小时。漫漫风雨中,鸟经过风雨的洗礼,炼狱般的煎熬,终于鼓起勇气,接受手术,给儿子以新生。
最后,在一个晚秋之际,鸟接病愈的儿子回家后,忆起来自巴尔干半岛的一位外国朋友送给他的一本词典,这本辞典的扉页上有朋友题写的“希望”二字。他翻开这本辞典,改为“忍耐”。这个结尾,写的很有意义,也就是说,生活本来就是“忍耐”,要面对现实,不再忧郁,不再矛盾,不再逃避,从而负起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忍耐”亦即是“希望”。
“忍耐”亦是“希望”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