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一上午的准备还是蛮好的,还有些惊喜与意外的收获。天气晴朗,阳光适当,暖暖的,坐在木铎下的台阶上,背也可以适当地靠着斜着的石壁,身上洒满了 暖暖但不炙热的阳光,一切都恰到好处。广场上不远处,有很多爷爷奶奶领着小孩子在玩,还有老人在打太极或者放风筝,也有人在闲逛,还有一个姐姐过来问我木 铎的“铎”字怎么读,什么意思。不想发表什么言外之意,其实刚入师大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念。快十点钟时,其实话题已经看得差不多了,接着读了 几篇短文。读着读着,想停止了,看着广场上人来人往,一个外婆领着小外孙过来木铎下玩,小男孩儿在台阶上上上下下,很可爱,只有两岁零七个月大,后来又指 者木铎下石壁上的“木铎金声一百年”几个字读起来了,先是倒着读,“年”“百”“一”,接着就到“声”字了,因为这七个字是启功先生题写的,“声”字用的 是繁体字,没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应该是读不出来的,小男孩竟然很自然地读出来了,接下来的“金”字自然是难不倒他,只是“铎”字,就不好说了,但他还是很 顺畅地读出来了。一路上沿着台阶走过去,边走边读,读到头了,又转过身来,顺着一下子读了下来“木铎金声一百年”。
他也才只有两岁半!这就是文化与环境熏陶的原因吧。如果可以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对于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很有利的吧。还记得一个老师说,从出生其就开始每天给孩子读故事书,哪怕他听不太懂。
想一下,可能大多数人一生的奋斗和精力都在为着这样一个环境吧。在中国,基本上爸爸妈妈年纪的,工作生活的中心都在围着孩子转,一辈子辛劳。其实,年轻
时的付出与经济积累本可以支付得起自己未来不能挣钱时的生活,而孩子,成人了,就该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包括经济与生活。只是,中国历来都讲究一个情
字,更何况是骨肉亲情,一辈子倾注于子女的心血远远多于对自己有千万百般恩情的父母,一代一代,一辈一辈,如此往复。奋斗奋斗,为了子女有一个更好的前
程,有一个更好的环境。而我们,也总是在选择大城市,规避小城市,逃离农村,只为了一个成长发展的环境,自己的,后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