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机的日历一天一天的接近着年底。
心里就开始嘀咕着.给岁末留点什么,想着想着,就想上来打些字,也当日后可以回味的章节。
空气在这一周开始真正的寒冷。
这个温柔的南方城市终于会在早晨蒙上层铅灰色的薄纱,然后外头的风一点点贯穿过这层轻纱,吹得身体瑟瑟颤抖着。
看着课堂上的老师热情激昂的讲着课文,我这大好青年尽是在那哈着气温暖的自己的双手。
一堂课下来了,手是暖和了,就是内容听的东晕一阵西晕一阵的。接着就自个儿的在那恼怒着自己怎么能这么散漫。
可终究没用,依旧哈着气,依旧晕忽着。我这任性的孩子。
熬过上午的五节课,就赶着去吃了饭。冬日的食堂在原来的印象中都会是那种温差极度明显让人感觉就是天堂的地方。
可在一中的食堂,有的只有人流没有热流,照旧冷风席席,吹得人想的只有决绝了。
躲进自个的寝室,也只能感慨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了。
近来很会幻想。而且总是在晚自休苍白的灯光下,靠这些思绪打发着时间。
并且通常都是奇思幻想。可这些都没什么,最不幸的是,想到的统统都是些不吉利的。
有我爸突染重疾,日夜只能与病魔鏖战,整个面部拉扯着,只有病恹恹的摸样。
有我的家庭突然离异,我夜夜在那哭泣,睁着肿胀的双眼,在风中佝偻的行走。
我想我很疯狂,这些脑残的想法最后被我定义为自己的神经质。因为这一切并不是我想发生的。
可过后还是得回想下,如果这一切都发生了,那我该怎么样?想着想着,我会怅然的抬起我的头,然后整个世界就晕了。
医生说,我有轻度贫血。我想我缺的是脑浆。
我还只是一个孩子,所以我根本想不出什么。可问题就是呆着,也许会呆到明天呆到后来又或者会呆到我想出为止。
所以我觉得我会想很久,我会怎么样呢?
放弃学业呢?还是拼了命的完成学业。最好拿个什么什么的N博士。可无论怎样,这路走的一定不平坦。
可又管他呢,我说我是个孩子,我真的不想想这么多。
一天,总会这么的就浑浑噩噩的过去。到头来,谁也不晓得学校的讲台换了多少盒粉笔,换了多少个板擦。
晓得的至多也就是沉甸甸的书本一定会在高考后被我扔进家楼下的臭水沟中。
如果还有兴致,尽可以煞有介事的重重呸上一下,这千杀的高中,千杀的学业。
那反过来想想。我该放弃学业啊?既然我如此的痛恨着他。
可是有一个笨蛋跟我说,虽然每日都抨击着应试教育,可是假如有天没有了应试还真的不知道能干什么。
我一个劲的点头,那我岂不是又推翻了刚才的那个推论?那我应该热爱这个学校,这些课本。
应该对着他们的扉页重重亲上一口才能表现我对他们深深的爱意,可这很明摆的不是我的想法。
我觉得我很矛盾很矛盾。
突然想起《哈姆雷特》的话“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放弃OR不放弃?
我感觉我有点将这个单纯的问题放大着,虽然我一直知道我有这个癖好,可在这紧要关头,这似乎是不可取的。
我记得《浮士德》中说,善良的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看来我要做个善良的人,如果我想少点烦恼。
我将做一个善良的人作为我的人生目标,于是日子又一天一天的过了。
到了冬至日的早晨.爸爸看着我吃着热腾腾的汤圆,轻描淡写的说着“吃过汤圆又大一岁了。19了吧,该懂事了吧?”
我透过缭绕的热气,看见父亲的眼中满是期待,眼角却满是岁月的沧桑。他们都老了,而我是长大了。
原来我在他们眼中还并非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呢。
我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呢。还是一个吵着要糖果,动不动就要牛奶,搞不好还要大哭一场的孩子。
其实当一个孩子真的不错,任性得任意妄为。
还是有个笨蛋跟我说到了彼得潘中的永无岛,那个男孩那个长不大的孩子,让我艳羡。
可我的父母会老去,每年每年,每过一个冬至,他们的存在就要减去一个年头。而彼德不会。
他有着将一切过眼云烟的本事,或者是将一切难受都装饰着,吹起他那支破木笛,展示着他的无所畏惧。
到了第二天,也许他什么都不记得了,又也许他会趴在窗边看着自己生母在喂养着别的孩子只感到万分的熟悉。
所以小4说他是可怜的孩子,这评价对我来说,从某个层面上讲,我是挺赞同的。
一个任性到让人心疼的孩子,一个任性得不知所然,拼命的伤害着别人的孩子。可我说我要做个善良的人。
所以我的生活就得一天一天的长大,我的父母无论我的成熟与否都会像我说的一天天老去,直至两鬓霜白。
但我会清楚的记得他们。对,我还是一直坚信着我是一个孩子,但是风吹过刮起漫天的灰尘,我仍旧能清晰的捕捉他们的轮廓。他们是我生命中经久流徙,不曾废止的潺潺小溪,暖暖的,汇聚在心脏的四周。
所以回到刚才的那个问题,我不会放弃学业也不会去选什么继续攻读学位。
因为我孩子的任性命令我将一切仅当成假设,而爱因斯坦说的很明白,“以上第一句错误,所以整个假设失败。”
我不该有那些假设,不该有那些想法。因为我想,我很爱他们。
因为我有点迷信,这多少有点不吉利。
我觉得我将善良的人做的很到位,因为我感到没那么些烦恼,有那么条正途了不是吗?
一同学跑来跟我问我“在你最饿的时候你会想吃什么呢?以下是五个选项:A:米饭B:糖醋鱼C:烤鸡D:红烧肉E:面。”
我想了想,想着家中老母常常给我煮的美味的面条,而且那时胃里正在打鼓,便说“面。”
(事后一傻逼也跟我选了一样的。)同学开始读他的正解了,说这是一个测试,答案的其他结论倒记不是清楚。
总之知道E的,类似于是一个爱家的人,是一个好先生好太太。不管哪句,都还是挺受用的。
那我就榛榛的确定了,我是个恋家的人。
翻阅着自己窝在寝室里的感慨“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也是相当的受用。
口中依旧是哈着气,手中仍旧是冰冷的。指间因干燥而破裂的细纹,相互贯通着鲜红的血液.扩散着扩散着。
化开了一片嫣红。抬起头来,眼中一阵迷蒙,却又清晰的透过迷蒙。
不知道在哪部历险记中看到过“誰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这话。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派上用场了。所以我也不能再知错就错了,我是一个善良的但是任性有度的孩子。
而且我将一天天的成长,跨过今年,跨过每年的岁末,越发的懂事。
我在这个岁末打了这么篇文章,年底嘛,大伙想的都是团圆团聚的。
我感觉自己十分合时宜的写了。
想法怪异并不要紧,读者用心吧。
献给那些同样迷茫,同样不懂事,同样不够善良的即将脱离孩子这个名称的孩子。
08岁末的心情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