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老师曾要我们写过一篇“逆境出人才”的文章。于是我费了很大的力,找了不少的在逆境中成材的例子——大概有四五个吧!
到了财校后,我们又举行过“逆境出人才——顺境出人才”的辩论会。我不是辩论者,不过我以听众和观众的身份参加了辩论会。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反双方都很卖力。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自然少不了。我发现反方也就是认为“逆境出人才”的一方所举的例子比我初中时候作文时的例子的确要多那么一两个,不过,我曾经举过的他们也全都举了。这样的辩论会唯一的作用也不过就锻炼锻炼辩论者的思维和口才。辩论了也就罢了,末了,还非要得出一个结论。现在想来,真是可笑!
试问:一个在逆境中成材的人,你敢说他曾经要是生活在顺境中就会变成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了吗?反之,一个在顺境中成材的人,你能说他当初要是生活在逆境中就成不了材了吗?
环境,不过是一个外界的因素。人能否成材,它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就好象,屎就是屎,在厕所了它是屎,你把它放在一个精致的盘子里,它还是屎。如果这样你还嫌不够,你再把这个盘子端到李登辉的豪宅里去,放在他的餐桌上,就算是李登辉把它给吃了,它仍然只是屎。
而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材的关键在于这个人本身。一个人,不管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成的材,关键是他正确的对待了他所处的环境。所以,我们不该去讨论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下更容易出人才,那毫无意义!我们该研究的该学习的是那些成了材的人们是如何去面对去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的。
逆境出人才?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