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无我

高云风 [开心] 2008-06-21 10:27:17 星期六 晴天 查看:286 回复:1 发消息给作者

    无我:讲求真假之道,佛心佛性,无求无欲,秉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胸怀,
    金庸说,没有时代背景,那就表明它可能发生于任何时代。(《笑傲江湖,后记》)
    《侠客行》就是这样一部地道的传奇之作。
    其主人公无知无识,把别有用心利用他的人视为好人,而且因其不识字,在无意中学得了盖世武功;
    他无求无欲,比那些“文武双全、多才多艺”的人少痴少贪,一生的际遇源究于此;
    更有甚者,他无名无相,只知道自己“不是谁”——不是石破天,不是石中玉——却并不知道“我是谁”,其凄苦悲凉之处可想而知,然而作为一个孤独者,他的身体竟是与另一个人“共用”的。
    他,就是作者所特意塑造的特殊的侠,尤其在真相大白后仍愿代替石中玉赴侠客岛及雪山派去“送死”,更是表现他仁心侠义,赤子衷肠。他心中从未有过“我”,从未替自己考虑过,真正达到“无我”、“无住”、“无作”、“无愿”(《后记》)的境界。“(他)一生行事并无‘见识’与‘欲望’,但平静心安,喜乐随缘,已然获得了人生的真谛与‘至福’。——心灵至福的一种‘外化’而已……(陈墨《金庸小说之谜》P 344页)
    可以说,在这个无名无相无知无识无求无欲的人物身上灌注了金庸对“佛”的理解,其吸收了东方精神中的虚无态度,即“我”的全面消失,“我”既没有上升未救国救民的英雄,也没有退而求其次成为独善其身的隐士,虽然“我”作为单个的人已经消散了,但“我”的内涵却无限的扩大,可以容纳一切的一切,知不知道“我是谁”,也已经不重要了,“我”就是“无我”了。

顶一下(41 写日记 6796 25967
上一篇:斑竹日记下一篇:石头丈夫~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