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将之吴(皆大欢喜)
三国时期的武将如云,其实要是非要分出个上下的话着实不容易,就好比是悟空和悟能比,说不好谁比谁高一点。
所以小人综述一下个人武艺品德,挨个儿捧,喜欢赵云的不会生气,喜欢关羽的也不着恼,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三国时期东吴参与的战争相对少了一些,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就是东吴的地理位置好,易守难攻。东吴的谋士也还凑合,出了个周渝,虽然没能一统天下文成武德,但也混个国泰民安。一般来说,北方人都认为南方人里很少出现过特别能打的,三国时期也不例外,为数不多的几个,虽算不上绝顶大将,但是其中出了不少英雄,但是有不少以前都是混黑社会的。
太史慈,太史慈本身不是江南人,是山东东莱人,按理说他不应该属东吴,要不是那个扬州刺史跟他是一个村儿里出来的,太史慈搞不好会成为刘备的手下。他最可敬的就是临死前的豪言壮语,感人的很。虽然三国里临死前豪气冲天的不少,但是我认为还是太史慈死的英雄:虽然他是病死的,不象庞德关公陈宫他们是被人砍了之前破口大骂正气凛然,但是那句话表达出一个完全有能力搞出些大名堂的好汉壮志未遂奈何死乎的无奈和悲凉。太史慈的经典战役是和孙策在神厅的那场单挑,打的多猛就不说了,单说太史慈这胆气,一个想搞十三个,胆子很是不小,和孙策搞了个没输没赢,然后就是破口大骂,在三国里这是一段比较精彩的骂阵。还有就是在此之前他突围去找刘备求救那段儿,箭法了得,武功高强。
孙策,孙策和张飞一样,内力刚猛,可能小的时候在海里练过气儿,一声喊能震死一个,要不怎么叫小霸王哪,他和他老爹都是英雄,杀戮半生创下基业,得了江南八十一州,最可贵的是他比较爱惜百姓,所以江南一直没出动乱什么的。可惜孙策死的苦,内力虽然强的厉害,可惜走了火入了魔,又得罪了邪教,让大师给圆满了。
甘宁,四川人,青城派出身,满嘴啥子啥子的,顺着长江打劫到了江南,水土自然不服,跟孙权手底下的小弟们关系不是很好,不过孙权挺喜欢他的,就算他出身不好当过帮派老大,可是在孙权眼里他还是个好汉,很器重他。甘宁武功不弱,百骑劫营的本事就不是吹的,不过好在曹营里当时没什么高手出来和他碰,要不甘宁未必能全身而退,多少有运气的成分在里边,不过凭这份胆气甘宁还是挺招人喜欢的。和孙策一样,甘宁到老的时候也是练功练岔了气儿,居然让一番子给射死了,甘宁的死很悲惨,群鸦数百,围绕其尸,可叹可叹。
周泰,我相当喜欢周泰,他从军前和甘宁一样也是做没本钱的买卖,黑白两道都有人。跟了孙权当上了军前校尉,腰身一变成了保镖,很是威风。周泰最让人喜欢的就是他那身肉,数次救孙权于乱军之中,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很有性格。他这么给老大卖命老大自然亏他不得,重赏不说还给了个青罗伞让他用,给足了他威风。再有就是周泰成就了华佗,如果没有周泰华佗未必扬名天下,关公的毒自然也就不好刮了。
凌统,我不喜欢这家伙,一点骨气都没有。甘宁一箭射死了他爹,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说什么也得报。甘宁有心眼儿:你不是要杀我吗?行,我救你一回让你欠我一大人情,你要是再当着老孙他们面儿跟我不对付,可就是你没理了,嘿嘿。再看人家凌统,还真上当了,要是真有骨气就该自刎了事,绝对不该和甘宁结为生死。不过凌统的武艺还是可以的,跟张辽搞过五十多下,有点手段。
黄盖,黄盖这家伙挺可怜的,典型炮灰,用完了也就完了,要不是韩当手底下有几个伶俐之人,黄盖估计点着了曹操的船也就算完成历史使命了,顶多了弄一厚葬的下场。不过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他,因为他演技好。
韩当,我对韩当没什么感觉,就是觉得他一刀削去敌人半个脑袋挺恐怖的。
潘彰,周仓死了,青龙刀归他留着,本来以为自己能把这刀好好耍耍,谁曾想锦衣美食惯了,出来打仗也受不得委屈,就算再背也得有床睡觉,借宿一宿就把命丧了,还没落的全尸,挺背的。
我最讨厌的三国人物:阚泽,因为他和我以前单位办公室那老不死的老阚是一个姓儿。。。。
以上纯属写着玩儿。。。。。
三国武将之东吴~皆大欢喜
上一篇:红领巾和保险套~Q~下一篇:三国武将之蜀~皆大欢喜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