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石行(二)
我刚读过林贤治《读书之旅》的《让思想燃烧》,里面一句:“思想是以人类的生命热情、生活体验所销融了的知识”令我刻骨铭心。
我已过而立之年,按世俗的眼光评价,是一个纯粹 的无产阶级,一事无成,只有三尺斗屋,闲来栽花弄月,苟存性命,不求闻达。喜欢冷眼看时局,闭门自幽思。无所拘束,自由奔放是我的本性。豁达宽容,韬光养晦是我所追求。虽身陷围城,但志存高远。
因为我不想我的思想如一潭死水,只郁于案牍之烦、只唯命于长官的意志。我要自由,这样才能永葆我的思想,像火一般炽热、像海一般深邃、像野马一般不羁、像雄鹰一般敏锐。我要奔放,只有这样才能使我的思想永葆少男少女般青春活力,永葆青年男女热恋般的激情,永葆五四运动时的兼容并包,我要我的思想永葆文艺复兴时的开放进取。
今年一期《世界博览》曾讲过“芬兰未经历封建制度的禁锢,所以那里民风出奇的纯朴,男欢女爱自然流露。”而我们东方,中国却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禁锢,中国人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象传统的盆景被扭曲、被修饰、被雕琢。龚自珍的《病梅馆真记》不正是中国人思想的真实写照吗?中国人思想的枷锁何时才彻底解除?但至少我知道思想要永葆激情,就必须带着激情去阅读生活。
这一次,我正是带着这种思想、这种激情,去坪石旅游,作为我重新阅读人生旅途的起点。重新去阅读我人生中的每一篇尘封的日记、重新拾掇古道的落叶、重新沉浸在历史的氤氲中。历史新承哲学的恩泽,才能焕发青春的光彩。读懂历史固然重要,但只有跳出历史,以哲学的眼光审视历史的进程,才能摆脱历史的束缚,得到真理的明珠。
走进绵绵细雨的坪石小街,仰望拱卫坪石的金鸡山,我感到一种历史的压力,这种力量要令你屈服于他的脚下,顺从他的意志。
第二天,我和朋友一起登上金鸡山,俯瞰坪石。山河依旧,一抹斜阳似乎仍在诉说那段令人握腕痛惜的历史。我努力跳出这种历史的氛围,感受秋风秋风送爽、感受清泉跌宕、感受枫叶零尘,就感到一身的轻松,一身的洁净,不带半点的枷锁。
养晦斋/梦晴
2001.6.23.
jmszjy@163.COM
坪石行(2)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