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高雅”
有人总爱追求高雅的格调。
我的妹妹觉得吃比萨饼很高雅,也要吃,家里人不舍得花钱请她去“必胜客”,只好在路边小店买一个。邻居尝了一口说:“怎么是大油饼的味道?”妹妹却吃得津津有味:“比萨饼就这味道。”她出过比萨饼吗?没。也许她嘴里吃的就是大油饼,但她感觉不出来,不知道高雅已经变味了。
作家王小波的妻子在美国教中文,有一位老太太当学生,老太太很高雅,请他们一家看音乐会,她也是合唱,团的一员,老太太尽力表现出高雅,学美声把嘴撇圆,不料假牙脱口而出,剩下的不过是模糊不清的唱词。
所以,追求高雅不能盲目:一要看自己的追求是不是真正的高雅;二要看自己是不是适合高雅。如果你符合上述条件,还要看清楚:你所追求的高雅是否实际。
拿作家来说,李傲的文章不算高雅,,国民党查禁他的书时有一条就是“污言秽语”;王小波也不算高雅,他的作品触动了某些不高明的神经。我并非赞同作家用污言秽语,作家是否一定要做到隽永含蓄甚至曲高和寡,不然就不算高雅?
假如某作家不幸与一泼妇结怨,遭到公开场合的侮辱,作家该怎么做?讲文词,摆道理,还是把孔孟之道,书经礼记搬出来,或许给她讲一套曹大家的《女诫》、《女史箴》、《女则》、《女论语》、《内训》、《女学》?你讲的旁观者不见得能懂,泼妇不见得听,而她骂你的话却声声入耳,不依不饶,怎么办?你只有学《九品芝麻官》里的包龙星,有一张巧嘴,雅的行,俗的也行,当骂则骂!
光有嘴皮子还是不行,假如作家遇上的不是泼妇,而是壮汉,说不过就给你来两个耳光,怎么办?有位记者,连续报道了某地私伐林木事件,就几乎被砍断手指,假如他有李小龙的工夫,就不会受到伤害,可惜他虽长得壮,却手脚不利,如何是好?学鲁迅,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先走,回来接着打。不要蛮干,拿鸡蛋硬往石头上碰。
教人骂街,教人耍赖,都不符合有“高雅”艺术格调的作家标准,却是一个要写“直笔”的作家所必须具备的,怎么说这世上都是凡夫俗子多。你要与一个没读过几年书的人对峙,你用文词,只能逗他乐;你只有来一句国骂,他才恍然大悟:“这小子骂我呢!”毛泽东的《念奴娇·鸟儿答问》中尚有一句“不须放屁”,我们这些凡人说这些俗语又何妨?
不求“高雅”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