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另一種感覺

刘凝 [感伤] 2008-08-09 23:40:56 星期六 晴天 查看:409 回复:1 发消息给作者

    兒時看多了﹑林林總總的故事﹐便以為流浪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少年時便整天渴望像三毛一樣走遍撒哈拉﹐傾情新德里﹐感受異國的悲歡﹐瀟瀟洒洒浪跡天涯
     終於長大了﹐在隆隆的火車聲中﹐肝腸寸斷﹐淚流滿面地告別親朋好友去追逐自己的夢想﹐雖然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卻又暗處歡喜﹐終於夢想成真。
     踏上另一方陌生的土地﹐聽著陌生的語言﹐驀然明白自己已成為一個實實在在意義上的異鄉人。經曆了一些世情冷暖﹐才知曉流浪的深切意義﹐思鄉的真正內含。前人筆下的流浪實是一種境界﹐而非年少不經世事想像中的簡單與浪漫呵。
     深人靜時﹐再看余秋雨先生的﹐便換成另一種不同以往的目光重新審視和體味﹐卻又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祂在文中說道﹕“坐在火車上正從故鄉沒有家的地方﹐駛向異鄉那個有家的地方。”看似似是而非的言語包含著太多的無奈和愁悵。從一個人的心理而言﹐在異鄉﹐即便是有自己的家﹐也依然是流浪﹐無法找到心靈上在故鄉的踏實感覺。細細咀嚼文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體會崔顥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那份悵然和李白“舉頭望明白﹐低頭思故鄉”的濃濃的鄉愁﹐心靈竟引起前所未有的震憾和哀傷。少年時讀祂們心中的那份懵懵憧憧和淡然﹐只因那是隔山望月﹐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代﹐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心境又如何明白得了﹖
     遠在千里之外﹐思念已非像以前僅指自己的親朋友好友﹐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空氣中熟悉炊煙的味道﹐父老鄉親笑聲和臉上深深的皺纊都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想撫摸和感受﹐而這個愿望在特定的環境中卻又變成了一種遙遠的奢侈。
     有時心中厭厭的﹐總會問自己﹕兒時那個流浪的夢早已破碎﹐還從故鄉到祂鄉﹐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這樣固執地飄來飄去﹐究竟是為了什么﹖也想結束這種飄泊﹐但往深處想不由倒抽一口冷氣﹐回家又怎樣﹖物是原來的物﹐人是原來的人﹐自己卻非昔日的自己。回家﹐已無法像以前做學生那樣坦然享用父母的呵護和疼愛﹐自己依然要擔起成年人所必然的社會擔子。倒不如就這樣流浪下去尋求生命中一份丰富的經曆也罷。
     流浪給人一種生命居無定所的真實感﹐也只有在這個過程中危機感才不會丟棄﹐激情才不會消失﹐人才能越來越堅強﹐生命才能越來越完美﹐才能真正體會到飄泊和鄉愁的淒艷美。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流浪…….聽著這首古老而熟悉的歌曲一種很復雜的情愫又涌上心頭。
    

顶一下(33 写日记 39356 15461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