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晚的忙乱,又将火灾报官。
潘老爷稍微歇下来,才想起整晚都没见着哲少爷,心里害怕了一下。仵作来告知只有
五奶奶一个尸体,才稍微放心。
这时,司旎才到潘老爷这里告知哲少爷一整天都没见人影。
潘老爷不觉大怒,以为儿子又宿眠于哪家烟花小巷,赶紧叫小厮们出去找。
小厮们出去找了一整天却都没有半点消息。
第二天又去找,还是没有。
后来才想到问码头、马栈,却听得哲少爷早在几天前就坐上了往京城的船。
再托在京城的二舅爷打听,也没有丁点儿下落。
这人竟象在人间彻底消失了!
多年以后,有人说在江南看到他,蓬头垢面,象个乞丐;又有人说看到他在蜀地某家
寺庙,已经出家当了和尚。
这就是后话了。
潘老爷经过失子丧妾之痛,人也委顿了下来。
生意渐渐的衰败,再加上自己过问得少,难免下人从中手脚,所以外面虽然撑着个大
门面,其实内里已大不如前了。
府里好些丫鬟、小厮也放的放,卖的卖。
倒是金莲,不仅不从自己,还在太太面前告状,惹得潘老爷把这一场大变故全部发泄
在她身上。
又是一年中秋。
金莲出嫁的日子。
她静静地坐在房里。
这半年,金莲想过很多次哲少爷不辞而别的理由,却找不到任何答案。
即使他不爱自己,但自己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抛弃的卖身丫鬟,为什么要躲着自己呢?
她是任怎么样都没有想到她和哲少爷会是这样的结局。
金莲也曾没日没夜地恸哭,甚至想到了死。
但她却不死心,一定会有什么缘故!那个人是爱过她的,他也许会在某个不可预知的
时间和地点出现,然后抱住她,说这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她。
金莲就靠这点希望活着,余外已经是心如止水。
就象今天,老爷安排了她的出嫁,她既不问新郎是谁,也不问新郎家境怎么样。
她心中只有不由自己做主的等待,余外全听命运的安排。
终于到了出嫁的时辰,蒙上红盖头,一乘小轿从潘府后门把她抬了出去。
这一刻,潘金莲没有激动,没有期待,也没有忐忑不安。
轿子的一颠一簸中,她似乎闻到了月桂轩那颗桂花树的桂花发出的让她迷醉的淡淡香
气,想起荷风轩哲少爷蓄意的轻薄,以及大悲恸之夜自己房里两个身体不顾一切的放纵......
红盖头下,潘金莲的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笑意!
来到新郎家,吹鼓手吹出的蹩脚的喜乐象哀乐一样难听,潘金莲听到耳朵里,竟忍不
住笑出了声。
从红盖头外的人声判断,这场喜宴捧场的人并不多。
吹鼓手也是匆匆地吹奏了两曲就草草收场。
一个男人的声音说:“好歹捧个场,再吹一曲吧。”
另一个声音不耐烦地说:“你给足一两银子,给你吹一天都行。您老快点吧,张家还
在等着呢!”
到底没能多奉送一曲。
里面有个声音喊:“武大郎,跟他们聒噪什么,他们是认钱不认人的,好歹媳妇娶进
门就行了!”
男子叹了口气,招呼亲戚朋友入席。
大门外,鞭炮震耳欲聋地响起来。
金莲才想起是自己出嫁,终于无声地流出了眼泪。
(全文完)
潘金莲之花样年华(20)
上一篇:潘金莲之花样年华(19)下一篇:友谊论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