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喜欢冬天,是因为冬天有雪花飞舞,世界晶莹剔透,洁净无暇。我喜欢冬天,是因为它是最能让人感受温暖的季节,哪怕是一丝呼吸,也满载着润湿的暖意。
冬天的夜晚,一个人窝在暖暖的被窝,有书相伴。读书,和读人的感觉一样,当来自内心的暖意一点一点随血液蔓延,一个个沉睡的细胞悠地一下被唤醒,那种妙不可言的体验与喜悦,令人乐此不疲。不同的是,人不乖了,他会选择离开,而书不会。所以我一直认为书和音乐是最佳的情人,因为只要你不遗弃他们,他们就永远不会离开你。
今天读的书叫《赐我甘露》,里面记载的是德兰修女的语录。没有高深的哲理,但读起来舒舒服服。在嬷嬷的爱中行走,那种感受如同在母亲的怀抱,我的无知、我的寂寥、我的狭隘、我的不安和狂燥,一一被她的宁静、她的深刻、她的温柔、她无限深情地关爱所抚慰,那种单纯却坚毅的爱带给我的是心灵的宁静和灵魂的温暖。
下面的文字是写在加尔各答儿童之家墙上的标示——
花时间思考,花时间祷告,花时间笑。
那是力量的源头,那是世界最强大的力量,那是灵魂的音乐。
花时间游戏,花时间去爱和被爱,花时间给予。
那是青春常驻的秘诀,那是上主赋予的特恩。
一日光阴苦短何容自私为己
花时间阅读,花时间和善对人,花时间工作。
那是智慧的源泉,那是通往快乐之路,那是成功的代价。
花时间去行善
那是天国之钥匙。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在上面所列的项目上“花时间”,但有时候结果却是痛苦、失落甚至绝望。我读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当自己沉溺于痛苦、失落甚至绝望时,发现一个可以让自己心花怒放走出来的口。
投入地做事,投入的爱人,但未必有如你所愿的结果。德兰嬷嬷说:“要知道我们的主并不怎么看重我们的行为伟大不伟大,甚至于我们的行为艰辛不艰辛,他只注意我们行为里爱的热情。”
嬷嬷又说,“我们必须在爱中成长,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直至成伤”。 “你的给予必得使你有所付出,而你所给予的不只是在你的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你也将给予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或是你不想失去的,你非常喜欢的东西”。原来不舍和求回报是痛苦的根源,预期回报的爱,不是爱,预期回报的施与,也不是慷慨,而是一种乔装的自私。
爱的热情!这应该是我们“花时间”的源动力吧!爱,直至成伤。是一种境界。我还没到这种境界,因为当我承受不了伤痛的时候,我选择的不是坚持,是放弃!
在书的尾页留白处,我抄下了德兰修女的这几句话:
让我可以去抚慰而不需求抚慰
去了解而不寻求被了解
去爱而不寻求被爱
因为唯有忘记自我才能发现自我
书的扉页,同样散发着墨香——
爱,直至成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