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巴蜀馆——与懒姑娘的记忆

迎春花 [感悟] 2014-11-20 12:15:58 星期四 晴天 查看:269 回复:2 发消息给作者

这是一篇写关于建筑的感性认识,那是很多天以前同懒姑娘一起去的一个地方。这篇文章也是她让我写的,为了更好的完成她的作业。:

成都来福士广场的“巴蜀馆”位于广场两栋甲级写字楼的中间,七层楼高的过渡建筑平台上,与“时光阁”、“杜甫苑”并为广场的三大空中展馆,同成都数码广场的写字楼隔街相望。伫立在中庭广场上,人们很容易把目光投向巴蜀馆,并为之吸引,中国绣红色外观在大片白色写字楼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突出,独特的造型镶嵌在高层建筑之上,向人们传递着厚厚的历史气息,引起人们对省博的怀念。  

走进巴蜀馆,从那一块块中国绣红色的平面特别能嗅出历史的气息,与杜甫苑的红隔着整个中庭广场遥相呼应,表现空间的交流,同时与整个写字楼大背景的白色形成对比,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流与碰撞。巴蜀馆所坐落的平台上,围绕馆的四周种植了一块块曲线形状的小草坪,这些绿绿的小草,不仅美化了平台上的环境,还柔化了写字楼与巴蜀馆笔直的线条,使空间达到历史到现实的过渡。

 即使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展馆奇特的外形设计却是极其富有现代化的味道。独特的造型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建筑由一块块中国锈红色平面自由组合而成,直线条的大量运用,毫不拘束的用大块面对空间进行分割、重组,让人感受到建筑师豪迈不羁的设计情感。站在展馆的入口,曲折向里的墙面把内部空间半遮半掩,足以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吸引人们走向这座建筑。入口处有两个铅垂块面形成夹角向外延伸,形成由外到内的过渡空间,符合现代建筑所推崇的空间处理手法,更适合人们对空间适应的心理特点。

 随着块面与块面的转折,展馆主要的内部空间向人们一览无余的呈现。内部全部采用木结构的材料,木质颜色同中国锈红色融为一体,使整个展馆更加的协调、整体。墙面继续采用多个平面对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块面的大小不同、高低错落,笔直但不生硬,反而给人一种灵动、跳跃的美感。每一个墙面一直向外延伸,让人想到独特外形结构的合理性,墙面的转折处棱角分明,富有变化的直线决定着整个的内部空间组成。展馆内部主要由一个最下面的平台和一块块呈阶梯状的弧形平面组成。递增的平台边缘处理成弧形则有效的柔化了硬形态的墙面,使空间布局更加的和谐。平台侧面设计了一道适合人们行走的阶梯,极富有人情化,体现建筑师在豪放的同时也不乏细腻的内心。展馆设有后门,从一个狭长的楼梯下去便能感受到整个展馆。展馆里最能打动人的还是其对于光线的处理,主入口,后门和后面墙壁上的一块倾斜口是三个主要采光的地方,光线仅有很少部分能直接打进展馆,主要依靠光滑木质平面的反光来达到室内明暗分明的光线效果。柔和的光线,极具变化的光影,有效的营造了这种关于历史神秘气氛。后门转折处的墙面像落地窗一样将光线照在后墙上,营造了整个展馆变换的光影背景。由于采光处平面的倾斜角度,一天依据太阳位置的不同又会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整个展馆对空间的流动,光线的特性处理的非常合理巧妙。

但展馆位于七层楼高的办公写字楼建筑平台上,与整个中庭广场还是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到达展馆的不便捷会不会减少人们对这着充满艺术气息展馆的喜爱,从而使之成为整个繁华广场下的一个失落空间,这仅是一种猜测,表达对展馆未来的担忧。展馆确实对来福士广场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气息做出了贡献,也保留成都市民对省博原址的地域情感,留存这块土地承载的历史,但在极富有商业气息的写字楼下也稍显突兀。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九日

 

 

 

 

顶一下(0 写日记 1749565 258669
最近访客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