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新鲜的蔬菜越来越少,便到街市上买一袋土豆回家储备起来,土豆便是冬天饭桌上的主要菜料了。土豆的吃法是很多的,炒土豆丝,土豆片,还可以煮着吃,最让人回味的便是炸土豆丸子,金黄焦脆,奇香无比。
土豆学名马铃薯,俗称土豆,但在我的老家往往被称为山药蛋,当然土豆和山药是有很大的区别,几百年留下来的方言称呼使的人们根本没有注意这种不同,而我一直认为土豆就是山药蛋,直到有一天我见到了山药,大为惊异,它们的长相是相差甚远,土豆基本是圆的,而山药却是细长的,并且上面长满了“胡须”。
土豆的种植地基本上是在北方的山区,如太行山和黄土高原,而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此地的一批文艺工作者如赵树理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便被赋予了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名字——山药蛋派。
我的故乡曾经是盛产土豆的,在过去,人们很少出去打工,在贫穷的年代里,为了填饱肚子,乡亲们便起早搭黑的开荒种植土豆,故乡山高坡陡沟窄,仅有的一点平地还要种植玉米和谷子,土豆便只能种在坡地上了。坡地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依着山势修建的小地片,那个年代,谁家里开辟的坡地多,种的土豆多,那便是勤劳的体现,富裕的象征。
种植土豆是需要肥料的,由于化肥的缺乏,人们便把长满杂草的草皮一块一块掀起来,反复晾晒,在地面上铺满干柴然后把草皮堆起来呈圆形,点着,火便会一点一点把草皮里杂草的繁密的根须连同泥土烧成丰富的钾肥,这种肥料最适宜种土豆,
土豆是无性繁殖,种植时,要从长满芽子的土豆上把芽子一个一个的剜切下来,一袋一袋的背到地里,父亲为了把土豆长好,还要挑很多的粪肥,土豆种植不能太密,不像播种小麦,植株前后左右都要隔一定的距离,否则土豆是长不大的。
春忙秋收,收土豆是很讲究技巧的,土豆熟时,有的秧子要么已经枯烂了,要么秧子茂密,都很难看见根在哪里,这时要细心,土豆长的大时,地面会崩开一条条缝隙,但是还有的不明显,所以要看准根部,这样不会把土豆给劈坏,同时还要把土豆从土里寻找完,不能丢在泥土里。记得有一年,家里的土豆没有及时的收完,初冬,起了大早,天很冷,月亮很亮,我和爷爷、父亲去收土豆,此时,田地已经开始上冻了,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土豆上沾满了上冻的泥土,我一点一点的把坚硬的泥土剥落,手又冷又疼,急得我只哭,爷爷给我点了一堆火,让我一边烤,一边剥土,可是天太冷,土太硬,根本起不了多少作用。
由于产量大,往回运它是很困难的,我们赶着大骡子一趟一趟的往返地里和家里,每天都是摸黑起床,摸黑回家。虽说累点,可是看着堆得像小山似的土豆,心里却是喜滋滋的。
土豆冬天是不可以在屋子里放的,怕冻。于是便在村边的地里深挖一个大窖,把土豆储藏在里面,上面封上厚厚的土。等待开春卖掉。
可是如今,人们嫌种土豆不挣钱,便纷纷出门打工去了,再加上野猪害得越来越厉害,土豆种植的便越来越少,甚至一年下来颗粒无收。还得到市场上买着吃,真有“掏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的感觉。
如今,坡地都荒废了,从前的景象不见了。
故乡的山药蛋
上一篇:对不起,我爱你下一篇: 我与君同死 唯恐君寂寞 但求能同生 记得来娶我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