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过的汶河桥
“斗私批修、爱憎分明、红樱枪,消灭四人帮。”时过境迁。童年的记忆犹在眼前。暑假时,小学生都去生产队拾割剩的小麦,喝一碗锅煮茶,送两块水果糖。那感觉,幸福无与伦比。 生在农村,父母文盲教育,不言而喻,母性刚强,父性犟而多病,姐弟五人,唯与长我三岁之姐学优,我无知性懒,姐有知性勤,果姐学有所成,我辍学务工。逢经济体制改革,下岗,无下岗证,为可(可怜没人)爱的人之一,农村没有土地,城市没有工作住房,家庭没有遗产、住房,成为了真正的无产阶级。 家在鄂庄村,与莱城一水之隔,水上有一水漫桥,名曰汶河桥,有谚语云:三里路、二里沙、走过河崖就到家。初中在麻湾联中度过,是今天高庄中学的前身。那时为了买一本参考书或课外读物,我和小时同学曾利用夏天午休的时间跑过汶河桥,去城里的新华书店去用存了很久很久的钱买书,一定要在下午上课前跑回来,走回来一定会迟到的。 儿时的眼里,莱城里应有尽有,有吃的,玩的,用的,城里的人仿佛也比农村人幸福,可汶河桥成了城市与农村的一道天然屏障,过了桥,繁花似锦,热闹非凡。回了桥,悄然无声,繁华不再。 十八岁与二十岁的年间,曾因下岗生活困难,两次走过汶河桥,走上了农民工的道路,其悲其惨、其苦其累。我不言不语。今天“人艰不拆”这个词是我昨天的真实写照。 多少次走过汶河桥,多少次走汶河桥,济南人民商场、莱芜服装城、红石公园,都曾有我做建筑工人时渺小的身影。看着许许多多城市人的幸福生活。我不禁想问自己,我不禁想问自己的女儿:“能走出懒惰,走出贫困,走过汶河桥,冲出广阔的天地吗?”
上一篇:她的难过下一篇:如果有一天 我来不及说再见 我最爱的你们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