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剩女”的出路{一}

清水之南岸 [随感] 2009-08-20 10:15:39 星期四 晴天 查看:498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已经“剩”下来了是个事实,怎么办呢?

      是否“婚姻”真的与我们“遥不可及”?当然不是,事实上遥不可及的是一个无论客观还是精神条件都“完全契合”的婚姻,那么,“剩女们”真正拥有的是什么呢?

     首先,她们拥有了和同年龄段的所谓“成功男人”所拥有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

      其次,这些拥有赋予了她们很强的独立性;

      三,更重要的是丰富的人生阅历赋予了她们一整套相对独立、完善的认识人与社会、人性的真善美、婚姻与家庭的思辨能力;

      四,思想的丰富与深刻让她们对建立婚姻、家庭的尺度划分更为精细、标准更为完美、要求双方的“契合程度”更为彻底;

      在这样一种思维的构建下,一个合适的婚姻伴侣很可能就会被十分自我地“绘编出炉”,踏入寻觅的路途就像“画帆出海”。当然,这些无可厚非,可是,“画饼充饥”又如何成为现实呢?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考虑:

      相信大多数无论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实力都相对雄厚的女性,她们打拼的事业之路的艰辛程度一定不比男性逊色,甚至付出的更多,事业上与男性平分秋色的同时,在婚姻观念上并没有与男性“同时进化”。在这方面男人都是怎么做的呢?其实,我们可以睁眼看看一看。

       “剩女们”打拼的结果是什么?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赢来的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我们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我们“令人垂涎”的社会地位?还是让我们“疑惑不已”、让男性“退避三舍”的婚恋筹码?在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上的年代,我们反思过我们的择偶标准是如何地不切实际吗?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

         我们需要什么?在这时我们首先要剥离的是“向往的与现实的”区别。

        毫无疑问,对大多数“剩女”来说,需要的是婚姻。事实上,一桩有生命力的婚姻它除了具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之外,最重要的并不是双方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而是他们的人生态度、审美观和价值观,这是维系婚姻的血脉。从这点上看,一个客观条件不如自己的但是精神生活与自己十分相似的,何尝不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呢?这个“空间”对于“剩女们”来说应该“足够大”,难道不是吗?

        如果坚持自己“玉碎”,那么就不要抱怨当今社会成功男性择偶的“小十、小二十”的普遍需求,我们必须明白,我们遭遇的不是具体的某个男性,而是一种文化观念的“封建残余”,个人力量无法“根剔”,与其抱怨,不如调整自己,给自己的感情寻找一条“权宜之路”,何须在婚恋观念遭遇新旧矛盾冲突壁垒面前以牺牲自己的“黄金岁月”为代价呢?“扛着”太累的时候为何不选择“放下”?选择一个爱你的男人、愿意一心一意为你付出、心甘情愿仰视你、性情十分相近的情感“犒劳”自己不也是“出路”吗?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明智为何不能用在明辨婚恋观念上呢?为什么让一种观念把自己的命运彻底制约呢?

  未完待续      


顶一下(35 写日记 128635 36705
上一篇:天呐~!下一篇:“剩女”的出路{二}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