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彼岸花 Red Spider Lily
学名 石蒜
别名 龙爪花 魔术花 蟑螂花 乌蒜 老鸹蒜 老鸦蒜 一支箭 一支煎 蒜头草 平地一声雷 无义草 死人花 幽灵花 地狱花 舍子花 引魂花 天盖花 剃刀花 天涯花 婆婆酸 水麻 独蒜
百合纲 百合目 石蒜科 石蒜属
原产我国 分布于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区
球根与水仙相类
有毒性 但球根经过处理可食用 也可药用
据说误服可饮浓茶解毒
石蒜花最常见的花色为玫瑰红 其次白色
此外还有深红 浅丁香紫 底色紫带蓝色晕 底色白带红条或红晕 及各种深浅的黄和橙色
民间习俗 春分前后三天为春彼岸 秋分前后三天为秋彼岸 是彼岸节 上坟的日子
石蒜往往盛开在墓地 花期为秋彼岸期间
且它花开不见叶 叶出不见花 花叶永不相见 寓意分离 是不祥之兆
因此把最为常见的红花石蒜称为彼岸花 Red Spider Lily 亦称曼珠沙华、曼殊沙华
一般认为彼岸花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
也有一说 彼岸花能吞噬幽灵
*三途河 *
冥界的河名 又称葬头河 渡河 三濑河
依中日佛教所传 人死后 应渡此河
据流传于中日佛教界的《地藏菩萨心因缘十王经》所说 此河位于第一秦广王厅到第二初经王厅途中 有缓急不同的三濑 即山水濑 江深濑 有桥渡 人在死后七日至二十七日间 虽罪业轻重而涉不同的濑
*彼岸节*
日本的一个民俗节日 春分、秋分前后7天称彼岸
在春分(3月21日) 秋分(8月23日)时 许多人家都要进行扫墓 在坟前供彼岸米粉团子或牡丹饼
石蒜的花语是 刚健 优美 纯洁
在日本 它的花语是“悲伤的回忆”“分离”“伤心”“不吉”
韩国的花语是“互相思念”
把红花石蒜叫做彼岸花的说法其实流传自日本
在日本的传说中 彼岸花具有死亡和分离的不祥色彩 因此较常用于丧礼
也有种说法是 象征不灭和新生(这是我向山下求证的 摆渡不到 个植物认为 因包括部分文学作品在内的种种原因 网络上将其不祥含义夸大流传)
而在中国并无此种说法 反因其色鲜艳 常被用作喜庆用花
《妙法莲华经·序品》
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搜到的各种法华经版本 字句出入很大 既然四种花名没错 不求甚精了就- -)
其中
——云何曼陀罗华? ——白圆华,同如风茄花。 ——云何曼殊沙华? ——赤团华。 ——《妙法莲华经决疑》
释迦牟尼生卒不祥 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6-5世纪
法华经是在释迦牟尼圆寂五百年后 后人为神化释迦牟尼 遂将流传已久的一些传说加于其身上所写成
而在中国 石蒜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成书已经是十世纪二十年代了 其时佛经早已传入中土 红花石蒜却尚无曼殊沙华之别名
上文所引法华经决疑中说 曼殊沙华是一种红色圆团状的花
而如图所示 红花石蒜本身的花瓣排列如伞 再加上放射状长长的蕊丝 与圆团状更是相去甚远
再 在法华经另外的篇章中有“夜摩天女及忉利天女,即于会中散诸天华,所谓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
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芬陀利华,摩诃芬陀利华等等天华芬熏,香气送风.” 可知这些天花应该是有浓烈香气的了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曾记载“法华诸香” 其中也有提到曼殊沙华香
但红花石蒜有大蒜臭气 甚至因气味而被神州5号拒载
由上 可想而知二者差别有多大了
红花石蒜之“曼珠/殊沙华”(珠与殊应为音译差别)的别名应是借自佛经
但佛经中所载之曼珠沙华 疑非有所特指
即使有 年代和花形、气味等方面来看 也应该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红花石蒜了
花开开彼岸 花落隔黄泉
花繁不生叶 叶绿不现花
花叶两不见 生生永相念
*荼蘼*
不知为什么 有“彼岸即荼蘼”的说法 疑这种错误的说法源自王菲《彼岸花》的文案“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其中开到荼蘼花事了一句 出自宋代王淇的《春暮游小园》诗 此处文案中应是取意 待到荼蘼花开之后 纷繁花事已告终结 只剩下彼岸花开绚烂彼方
其中 荼蘼是作为凋落在彼岸花前的一种花来做对比
而事实上荼蘼生于暮春 一般是用来与春花相较 被认为是春天的一个终结 彼岸花开于秋分前后 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两者相较 除了掉书袋之外 实在想不出什么道理
一方面 用了错误的对比 另一方面 文字上表述不明 应该是彼岸即荼蘼的说法以讹传讹流传开的两个原因
事实上 荼蘼是蔷薇科的落叶小灌木 花黄白色 与石蒜花有很大的不同
*曼陀罗华*
和曼殊沙华同属天降吉兆四华之一
有一种学名叫做曼陀罗的植物 日本称之为朝鲜朝颜 别名即为曼陀罗华
图片实在不好找
可以试试看 搜索曼陀罗搜出的图 大多是另一种别名曼陀罗树的植物 很眼熟是不是?学名山茶
彼岸花2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