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童年快乐
“小宇,你又跑到哪去了?快回家做作业!”,窗外又传来了朋友急唤儿子的声音。我站起身,望出去,正好见小宇穿着溜冰鞋、独自一人在小区芒果树荫下的过道上,单脚做着旋转动作,似乎进入了忘我状态,并没理会妈妈的叫喊。
他看上去有些羸弱的身子,这会儿却焕发出一股与自己体格不太相称的力量,微微前倾着,摇摆着双臂,双腿轮换着划开,速度很快。好久没看到他那么开心了。今天是周末,就不能让他玩久一点吗?
现在的孩子真可怜!
朋友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出入都是小车代步,常常带孩子去周末旅游,肯德基、麦当劳、西餐厅,亦是常客。但我看小宇,并不快乐,脸上找不到开心的影子。时常跑到我家来,有时带了玩具或游戏机来玩,有时就怔怔的望着我女儿做作业,他喜欢和他这个大好几岁的姐姐呆在一起。
他上四年级,脑子聪明,但成绩一塌糊涂。从贵族学校转到普通小学,从请家庭教师到朋友自己手把手亲自教,全没有一点效果。晚上经常能听到她家传出呵斥孩子的声音。朋友自己高中毕业,但对孩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什么都想让他学学,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想锻炼他强健的体魄,学了跆拳道,从第十级白带学起,还没考上第八级黄带,就再也不肯去。
想熏陶他的艺术细胞,学了绘画,一个寒假加上一个暑假,扔下一堆颜料、工具、几卷画纸封尘在书房一角,不肯再望多一眼。
想加深他对音乐的悟性,送去琴行,选了古筝,上了一节课,朋友苦笑着对我说:别浪费了那三千多块钱了,还是我自己来学吧。
想起我们小时候,虽然日子穷一点,缺吃少穿,却能玩得不亦乐乎,抓石子、跳房子、踢毽子……玩的当中,摄取了多少成长的养分,蕴藏了多少岁月的快乐?在一团团泥巴里,揉进了多少喜悦的笑声?一个个陀螺、铁环里,旋出了几多绚丽的梦想?一本本残缺不全的小人书、手抄本,沉浸了多少对知识的渴求……
我曾经和友人谈起童年的话题,听到他这样说:什么是童年?为什么只有人才有童年?童年就是用来玩的!尽情的玩!人的绝大多数生存技能其实就是在玩耍的潜移默化中具备的。在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看来,是绝对不敢苟同的,但我赞同。那位朋友是个优秀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从未有过操心,高考时儿子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了那份爱,那才是真正的爱。我们之中有部分人曾做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现在却仍延续着同样的悲剧。试想,如果压制了孩子玩的天性,从小就桎梏在家长所谓的培养之中,谈何快乐?谈何希望?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众星捧月,孩子们都成了家中重点保护对象,物质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可成长的快乐却渐行渐远了。对于孩子,这究竟是福还是祸?为什么就不能顺应他们的喜好,还给孩子应有的一片蓝天?
把本应属于他们的、天真无邪的童年快乐,还给他们吧!
---------------------------------------
值“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谨把此篇献给我们的孩子和孩子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