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拉萨游记

[感伤] 2013-05-24 09:20:41 星期五 晴天 查看:162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近日,应一位老乡的请求,我答应码几个字,堆砌几句有关去年西藏之行的句子。文笔的平庸和思维的愚钝使我实在羞于将这些字句称为文章,或者游记。尽管如此,我仍不想草草应付,只因那次的西藏之旅给我留下了雕刻般的印象,至今无法忘怀,尤其是在拉萨的那两天。

       因了长久以来对这神圣腹地的向往,得此良机的我充分地利用了每一点时间,哪怕是火车开拔前两个小时,仍然打出租车到哲蚌寺前驻足片刻方才恋恋不舍地离去。时隔数月,布达拉宫、大昭寺、八角街……种种景象依然能够像电影胶片一般清晰地在脑海中回放。

 

       抵达拉萨当晚,我和同行的摄友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背起家伙就直奔布达拉宫拍摄景,全然不顾舟车劳顿和可能的高原反应。那晚,我们一直流连到布达拉宫的灯光熄灭,实在是眼前的景象令我们的眼睛变得贪婪而不肯离去。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在外墙柔和而醒目的灯光里显得无比威严和神圣。每一位过路者,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慕名而来的旅者,无不停下脚步,若有所思地伫立良久。

   

 

       细数起来,在拉萨的两天里,我共跑了三趟布达拉宫,领略了夜景、日出和日落时分的美景,扎扎实实地圆了多年的梦想。自然,作为摄影爱好者的我也为她的美丽和神秘留下了海量的照片。而在我整理这些照片的时候,一个无意中摄下的瞬间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布达拉宫外墙,一位老藏民摇动着成排的转经筒,嘴里年年有词。在感叹他的虔诚之余,我想起了几百年前那传唱不衰的爱情故事。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到拉萨的第二天,考虑到身体可能的不适,我们只作了慵懒的安排,游览了大昭寺和八角街。据当地人介绍,多数藏民一生有两个心愿:一是得到达赖喇嘛的摸顶;一是磕长头到大昭寺朝圣。大昭寺外,我们碰到了无数磕长头的朝圣者。他们有的在寺前,有的则还磕在前来朝圣的路上。随行的导游告诉我们,这些朝圣者不仅来自藏地的各个地区,还有青海、甘肃、宁夏等地。他们从家乡开始,一路风雨无阻,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大地,前往心中的圣地。有个数字令我们所有人惊叹和敬佩:这些朝圣者一路要磕满十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个等身长头。他们中有不少人因体力的不支、恶劣的气候等原因无法到达目的地而长眠在朝圣的路上。同行者为了帮助逝者了却心愿,便将其牙齿取下,带到大昭寺,镶嵌在寺里的柱子上,以此向佛祖表明他们的虔诚。在大昭寺外,我不知趣地询问一位正在磕长头的老阿妈,我问为何她这么辛苦远道而来朝圣。她的回答令我至今难忘,她抬起头温和地告诉我:“为了众生平安。”那瞬间我的身体和思维仿佛凝固了。这是一种无法用世俗的语言来形容的情怀,而怀抱这样伟大感情的竟只是这么一位衣衫褴褛的藏族老阿妈。显然,她的虔诚里也包括了对我这个无知的游客的美好祝福。那瞬间,我感到眼里有些晶莹的东西在打转。

 

       大昭寺旁的八角街是一条古老而热闹的街道,在这里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藏族的手工艺品。那天夜里,我们一行人便是在这街道中心的一座小黄楼里歇脚和侃大山。在这家名为玛吉阿米的酒吧里,我在留言薄上写下了这么些话:

今日得宽余,与诸君同聚于此,把酒言欢,觥筹交错。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我本还想多写些话,写些有关这座古老的小黄楼的记忆,但还是停住了笔。我没有告诉同行者而是选择独自与这楼的守护者分享关于过去回忆,和那凄美的诗歌: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2011-9-4 北京


顶一下(33 写日记 1261701 178706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