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个人过往的一段思想史。个中的情感偏好不牵连至今,尽管涉及的人和事和自己有着一辈子断不了的关系。回望自己的一段历史,真正明白什么叫童言无忌。
2001年8月15日(周三)晴到多云
这个日子终于是来了。虽然小泉表示不会在今天参拜靖国神社,这个日本“战败宣布投降”的日子……但是,即使不在这天参拜,别的日子里还不是一个性质!就在昨天小泉走进了以前的“东京招魂社”。东条英机一定开心死了!可恶!
这一举动注定将使中日、韩日关系倒退。日本依然是50多年前的那个日本。太可怜了。与德国比起来,日本太差劲了。在此不想多谈,只想日本好自为之。
2001年8月16日(周四)晴到多云
哎呀,前2天潘婧昳说下周二要到杨思中学(高中部)。据说是提前开学。这可不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为此,我特地给 ZHANG YANGHONG 打了个电话。求得证实。结果并非所谓的“提前开学”,不过具体所谓何事她也不知道。另外一点是要带好60元,早上8:00到校。真不知所为何事,而如此“兴师动众”。但若真有何要事,我的作业就须抓紧了。还有30%的量未完成呢!并且“暑假每日记”即将提前告终。新世纪的第一个8月将不再“完整”了。
对了,由于近期大小情况不断发生,本人于8月10日(周五)排出的计划表将作微调(对于已完成的计划则不作改动):
8/14(周二):整理;
8/15(周三):交学费,新概念英语II/下的240元;
8/16(周四):拍照(一寸);
8/17(周五):购买一系列新学期文具用品;
8/18(周六):邮局汇款59元;
8/19(周日):书城购书;(与8/17合并)
8/20(周一):新概念英语II阶段考核。
费用:240+60+59(不计邮寄费)+50(毛估)+新学期学费等所有费用估计近千元。天,自己从未如此在这么短的几周内消耗如此多的钱财!一时未必能接受。 看来要努力地不浪费所花财钱,真正使它们的作用“发扬光大”。
2001年8月17日(周五)多云
今天是缴学费的最后期限。钱240元虽交矣,但日期可能变动。当然是指上课时间,为9月15日(周六)上午8点,双休日都上课。时间不是大问题。考虑到初三学业更繁忙,一个星期上下来,周五下午6:15分还得上课实在吃勿消,调到双休日,不无好处。
另外为了“起死回生”之事,很值得一提。
其实是我家的一棵吊兰。它已有2年的生命期了。它来自我的外婆家。她种了许多种类的植物。可是,由于我料理不周,它“死”了。至少是枯萎了,叶子发黄,发黑。我又“回春乏术”,只能是眼睁睁地干眼看着。时间久了,也差不多忘了。真是的。可能是经历了上一周大雨的“洗礼”,无意间发现了在原老吊兰的根部窜出了几个新芽。不可思议,生命力之强可观之。它寄托了原吊兰的“生之希望”,不可辜负它哦!等待它再次枝繁叶茂的时刻。
2001年8月18日(周)多云转阴
十分惬意的一种感觉。坐在书桌前,左手拿着可乐瓶,右手捧着《麦天里的守望者》,身旁的收音机里放着好听的流行歌曲。一心几用并不重要。眼前的窗外是片蓝天,朵朵云彩。
虽然作业尚未完成,下周一要英语考核,可还很想偷会儿懒。再者,《麦》已看到尾声了,干脆一下子看完,在这个假期中“解决”掉。不要看了剩个尾巴多不舒服呀。这个假期犹如流水,不紧不慢地流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似水流年”,殊不知置之于此适合否?
《赤兔之死》、2001-北京奥运会等等都将塞入脑中,并且不允许消失。作为日后学习的动力有理由这样做吧。
突然想到有篇作文要写,是硬性的。说什么关于建党80周年以及APEC 会议的“双迎”文章。至于那张通知单早已离我而去,到现在尚未开工呢。写了吧。
2001年8月19日(周日)晴到多云
按计划,今天要去书城。人在浦东,书在浦西,路途遥遥,再者又不认识,只知终点。至于如何到达,中间过程一无所知。如果知道,早就骑车去了。车子让我头晕。可又大桥、隧道也不允许骑车度过黄浦江。只能乘车了。
去的时候走了980空调车。车厢里可谓“众生百态”。使我有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男主角的感觉。只有一个空位。老爸让我坐。后来上来位老者,周围的乘客目中无人。至于接下去的情况,并非本人“出风头”——让座。不过我也有那么短暂一刻的这种想法。但之后,就感觉自己不如姜琳老师。她有一次抱着女儿上公交车,与老者起初有同样的情况呢,后来,一位来自外地的年轻人让了座。况且不说让座者的身份及整个事件的含义。反过来,一次,姜琳老师也为一位我已记不清怎样的人让座。在此我竟不怎么想“检讨”自己为何不像老师那样……后来又上来位老者,此人更老,滑稽的是正巧有个空位等着他去坐。邻座的是个头发乌黑的年轻人。强烈的对比。使我想到了《小李飞刀》中的“白发三千丈”,尽管他的头发不可能有“三千丈”。我的邻座有两位。左边一位我刚入座时吃着点心。
我甚至不知他在吃什么点心。可能是饼之类的。我连斜眼都不看一下!只是右边的窗帘拉着,只能看左边窗外的景象了。又不能头太偏左,以免那位正在享用美食的人以为我看上了他的口中食。故头是巧妙地微微偏左,正好,既避免了误会,又可以视而不见车中的单调物体,看看窗外即逝的房屋、人、车辆、树木……可是,好景终未长久时。一小时左右的车程要始终保持这样的姿势难受!若真这样,哈,“定身”时间最长的吉尼斯记录的证书和奖金归我了。幸好,可能是他了解了我的“苦处”,不一会儿就吃完了。可也不能啊,难道就因为他吃完了还看着他神经病!这才发觉,其实别人吃与不吃同样有不方便看几眼的地方。
正在脑子七想八想时,车上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手机声。好了,好几个人几乎同时检查是否是自己的手机惹的祸。唉!现在流行给自己的心爱手机选歌呼叫吗?与众不同的歌声多方便啊,别人也对你刮目相看。一个声音多好笑。只是老爸为何不检查自己的手机呢?倒不是因为他的手机选用了什么歌曲,可能是关了机或者对自己的手机用久了熟悉了。说到关机,其实在公共场所是要如此,否则就失礼了。看来,这方面问题很突出嘛,要花大力气整顿治理。……
感谢自己的“胡思乱想”,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直至书城,几乎没出现任何严重的晕车感觉。谢天谢地。可是,之后的情况却不令人满意。当然不是指我本人,而是书城。摆着架子不肯给我们读者敞开“心扉”,至少9点之前不会。没办法,眼前的一个小时怎么过。一路沿福州路走,才发觉原来这条文化街上的大小各种店铺都是闭门不见客。哇,市区太奇怪了。不过想想浦东也有这样的情况。不知不觉,到了人民广场,人也不是特别多。并且以外地游客居多。有人打太极拳,有人放风筝,而闻名遐迩的广场鸽却仍睡着。
总算消磨了半个多小时,重回书城,还有10多分钟才会开门接客。透过玻璃门看到里面有多得多的书籍眼就红!十分爱书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不是自负。深知周围的人,个个都是爱书分子,都翘首期盼早日开门。现在的10多分钟比刚才的30多分钟还难熬。终于,在广大群众的期盼中,“城门”准时打开了。一时间如泻洪般人潮瞬间涌入进去。当然,逆大潮而为肯定是没好结果的,况且也未这么想。加入他们涌入其中。
沉浸在书的海洋中的感觉就是特别。处处弥漫着书的气息。刚入门,就看见了“叶峰”。肯定的,在热销的《我为歌狂》的小说。作为动画大片的系列产品之一,它也很受欢迎。本来也想买本,顺便给潘婧昳带一本,事先她跟我说过。不过至于此事未向父亲提起,看来他不太赞成我买这种书。不过我也不觉惋惜,对此也有些惊。这种书已激不起我多大的兴趣,倒是真的。还是比较喜欢就在附近的那些成人专业书籍。这不,在即将离开书城之即,我选了《中美交锋大纪实(1949—2001)》。我想,周围的同学没几个爱看这种书吧。我却对此颇有兴趣。父亲不过特地关照我,“别让妈妈知道,如果知道,又要说不是了。”因为,这次来书城主要是选初三的一些教辅书。虽然外界大力宣扬“素质教育”,可实际情况未有什么显著变化。的确,有时现实一点会比较好。唉,没办法,身不由己啊。买了多年这样的书,似乎上了瘾……
从《暑假生活》的封底看到了一本《中靠复习测试卷》,可在书城,这样一个不小的地方竟也没有!最多看到了语文的。真想查“上海黄页”打个电话给上海教育出版社,问究竟何处有卖。
这个遗憾是不小,可另一个遗憾更大,就是书城实在太远了。一个来回不方便的很。太太……希望浦东也有个书城,着实是个福音。希望能够早日实现!
2001年8月20日(周一)晴
今天英语考核,得了99分。这是个前所未有考得的高分。我是比较高兴的。不过这些题目是老师平日里讲解过的。这样分数的大有人在。不过这是个不错的开端,下学期的英语学习要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
2008年2月18日 星期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