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诗、词、诗人词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酒文化有悠久的历史。“诗仙”李白就有“斗酒诗三篇”之说,好象只要饮酒,诗就源源而来——这是诗人与酒。这就是说,饮酒可以激发人的灵感。那么在诗词歌赋中谈到“酒”的,可以说俯拾即是。
王翰的《凉州词》中写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通过写饮酒,表达了为国驰骋沙场,视死如归的精神。表现了一种豪放的精神境界。临行前,喝上几杯美酒,走上沙场——算是离别酒,隐含一种凄凉的基调。我们再来看一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又是一首边塞诗: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通过饮酒和老朋友元二一一惜别。“更”字一词充分表达老朋友之间的难舍难分。正因为走了以后就没有“故人”了,所以再喝一杯,真的希望能继续喝下去,不会喝到最后一杯。我们再看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读这首诗,就会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美丽的图景:清明时节,下着细雨,酒家,村庄,杏花开满枝头——景;路上有行人,放牧的牧童——人物,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多么美的意境。有这样的美景,自然想饮上几杯——实在是一种享受。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中秋明月下,饮酒感慨人生,有悲有欢,有离有合,借景抒情,借“酒”抒情。
诗、词与酒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