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秋的季节

飞雪y2tt2t [其他] 2013-04-18 21:25:32 星期四 晴天 查看:144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人打从娘胎里下来的时候就有快乐,亦有很多的恼和忧伤。但是亲爱的朋友为什么现在我们总是不快乐呢?

   佛云:人之所以烦躁和悲伤,源于贪念,故而曰“四大皆空”。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不是佛家子弟,当然不能四大皆空了。我们有欲望,有追求亦或有贪念。我们得到,亦失去着。所以现在时髦的一句话叫“我们快乐并痛苦着”,但是这痛苦蔓延到了内心深处,扎根并蔓延着。

   人的生活大抵可以分为精神和物质的。我们可以忍受物质的匮乏和身体的创伤,唯独不能亵渎的是我们的灵魂,或者是我们的信仰。这就造成了当现实和精神理念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无所适从,甚至感到绝望。不明白大自然的一切为何那样的美好,那种美好却又来得那么简单和朴实。于是自然成了我向往的天堂,同时也为人类人类所谓的高级文明把社会弄得如此狼狈不堪而郁闷不已。找不到出路,呐喊并绝望着,就好像一个深处绝境的羔羊,茫然无助而又不知何去何从。

   对于这方面我是很欣赏莫泊桑和板桥先生的,所谓智者,我独钟情于他们两个。莫泊桑在他的《俊友》里面有着这么精彩的一段:

  “要设法拜托一切束缚,要使出非凡的力量,趁着活着的时候,从你自己的躯体,你的利益,你的思想从整个人类社会中解放出来,看看别的地方。那你就明白浪漫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的争吵和财政预算的讨论简直是无足轻重,但同时你会感到绝望者那种可怕的苦恼。你惊惶失措,六神无主,茫然挣扎。你向四面八方的人喊‘救命’,但没人回答,你伸出双手,恳求别人援助你,爱你,安慰你,拯救你,但谁也不会来,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痛苦呢?毫无疑问,因为我们本应该根据物质条件而不是按照精神的条件来生活。但是由于我们不断的思索,我们日益增长的聪明才智和我们生活的一成不变的条件之间就会出现夹调现象。”

   这段话很精辟,和就明白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的道理。既然矛盾的是两边,我们何必苦苦想独立出来呢?所以我们追求的东西也就有失去的危险,那又何必“患得患失”呢?精神的东西我们可以支配,但是现实的社会却改变不了,放下何尝又不是一种解脱。每个生命都是一种过程,生命的尽头我们把握不了,但是生命的轨迹是属于自己的,不一定精彩,但必定充实

   生活如果我们改变不了她,那么就只有接受她。何必生存在二者的夹缝之中呢?

 


顶一下(34 写日记 1251122 240311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