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轲说生命是一件艺术品,这句话其实是很“乌托邦”的。因为生命中有太多的琐碎与无奈。
如要把生命作为一种艺术品去经营,那么幼稚、孤独、快乐、憧憬、想象、自恋、疯狂、绝望等,不都成为生命的墨彩吗?
“昨日孤独得就要死去,次日太阳又从东方升起”·······。守望生命的乌托邦,其实是对生命的独特的占有方式。
人真得很复杂,那些不断纠缠我们的东西,其实是我们丢不掉的心里深处的“乌托邦!”
每一个时代的渴望、认同是不一样的。对乌托邦的期待也不一样!
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文化是知性和想像作品的整体,文化具有“思想与体验的性质”、“语言的细节”。
莫尔写乌托邦的时代,已过了500年了!面对这样一个“文献式”的文化,我们已远离了某种“思想与体验的性质”。
我们这个时代制造“乌托邦”的因素是不是太多了?
网络的虚拟人、超女、超级震撼的时尚、、超真实的人体写真、超人般的新潮体育(奥运、世界杯、意甲联赛····,
商家、媒体、还有我们自已不愿认命的心,都会给自已炮制出许许多多的“乌托邦”来····。
读懂这本汉译名著,已经不容易啦!要以一份耐受孤独的心,去咀嚼古典的现代人对这份“乌托邦”的极度的渴望、理想!
今年六一前,祝贺六一的信好多啊,包括回忆几十年前佩带小红花,满脸小泥巴的可爱,凭短信邮购开档裤,都写上了····,是不是也很“乌托邦”······,
生活中保留点“乌托邦”是快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