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搞不懂,老是会有那些所谓“国学”家,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扬风扎猛,露出“深沉”的嘴脸,在那里招摇撞骗。前一段时间的文怀沙“大师”,最近的听说的央视与北大合作,准备联袂推出全国性的国学选秀节目。这是什么?不知道,但是我感到了恶心!
“国学”是什么?笔者不能给她一个确切的概念,但是笔者可以肯定的事国学不是几个所谓的“大师”加上几个媒体(淫媒),再有几个所谓“文人”(识字的人)一吹嘘,就成了的。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我不知道现在国内还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精通这其中大多数的知识,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电视上露面的那几张嘴脸是很难做到的。当一个人能够精通上述的知识的时候,他的境界应该不是这样的吧?看看我们的真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陈寅恪先生,冯友兰先生等等的学术研究他们的为人就明白了。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做出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在笔者看来,“国学”一词仅仅适应与上文提到的二十世纪初,她仅仅代表的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或者说是一个一段时间出现的一个流派。就像我们常说的历史上的“古文运动”、“印象画派”、“野兽派”甚至“江南七怪”仅此而已。
现在应该可以说一说我们眼下的所谓“国学”了:可以说我们引起了“国学”热,是一件好事,我们开始关注了我们传统,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值得欣慰的。但是我们仅仅是在学习,不是做“国学”这个东西。也就是说“国学”已经离开了他所生存发展的“土壤”了。我们学得再好也仅仅是一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充其量可以成为“知识分子”或者“文人”。就像说我们现在的画家学习“印象派”“野兽派”的画法,充其量是一个“印象派”或者“野兽派”的学习者,或者说跟随者,再地道一点的说法就是在这个画家的作品中体现了“印象派”或者“野兽派”的元素,因此也没有画家会在那里叫嚣:“我是印象派大师!”或者“我是野兽派大师”,甚至都没有说自己是印象派或者野兽派的。如果有人说他是一个“国学”家,甚至“国学”大师那恕在下无礼,说你是一个“没文化”或者“有文化没常识”的“识字的人”了。
从某钟程度上来说,就这一点中国的画家就比这些所谓“国学”大师有文化多了……
09年6月16日于官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