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翻开去年的读者
发现一篇挺有道理的文章
摘了点其中的一些些语言
——教育本质上是一项有着长远收益的投资,投资的最大股东不是家长而是受教育者本人,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就是他为自己倾注的第一桶金。
——子女结婚买房,被许多父母看作是自己天经地义的责任。殊不知,对子女的责任,18岁即告终止。子女攒钱买房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过程,综合锻炼理财能力、工作能力、坚忍与决心……能通过这重“考验”的年轻人,再不会害怕任何困难。
——穷人的惯常思维是“小富即安”。抛弃眼前的稳定生活,他不愿意;对潜伏的危机,他看不见;国家大事、经济趋势,哈,与我何干?富人的思维方式是居安思危,关注大环境,在变数来临之前把握先机。
——顶撞别人方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吗?尊严,有时体现的形式为“让步、微笑、包容、妥协”,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进攻。
——美国畅销书《格调》对底层人士的心态分析得很透彻,他们之所以喜欢把名牌披挂在身上,T恤上、皮包上、手腕上,无处不见晃眼的logo,是为了获得自信。真正有底气的人,越来越热爱内心的自由,吃什么、穿什么,不是为了博得旁人的惊叹与目光,是为了自己可感知的舒适度,是不役于物的潇洒,是轻盈与坦然。
——“救急不救穷”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准则,除非你愿意以善良和爱心,纵容一个个无底洞。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你真的爱那位亲朋好友,请认真教会他谋生的技能、独立的本领,而不是眼泪汪汪地塞给他一千两千……
——并非嫌贫爱富。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思维方式,多跟厉害的人在一起,你会汲取到他们何以成功的秘诀、智慧与技巧……
——生命,如同买房一样,必须精打细算,它比任何消耗品都容易匆匆流逝,经不起蹉跎。
——奋斗过的人才会明白,快乐过于短暂,而盯着它、向它靠近的过程,才能将幸福感有效拉长。
——贫穷的思维方式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而富裕的思维方式是把希望寄托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