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除夕夜12点,当倒数结束,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站在众多欢呼雀跃的学员当中泪流满面,感慨,感动。
GRE春节联欢晚会新东方元老拜年
《新东方精神》季刊的编辑找我约稿,让我从一个新东方“老”人的角度,回忆当年在新东方过年的情景,我立刻就答应了。这么多年来,在新东方经历了很多,对新东方也很有感情,却还没有好好地写下来过,这次算是个开始吧。
我经历了从新东方学员到新东方教师、培训师、少儿部主管,再到俞敏洪总裁秘书等不同阶段。在这些阶段里,我都参与了新东方与学员一起过大年的活动。虽然回忆起来有些片断已经模糊,但当时的感慨感动却依然在心中。
春晚上头破血流的铁头功——做新东方学生时的新年
最初,我来新东方学习纯属偶然。一个好朋友要上新东方,让我陪着一起,那时我还不知道新东方是什么。来了之后,盛大的开学典礼把我给震了,整个首都体育馆密密麻麻坐满了学员,俞敏洪老师、王强老师、徐小平老师、包凡一老师等轮番上阵,用他们各自的魅力征服了台下的听众。可以说,是新东方,是这些人,让我更深刻地体会了那句话:一个人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另外一个人的一生。那天,他们说出了很多触动我灵魂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老师还可以这样当,课还可以这样讲!
于是我成了新东方的忠实学员,参加过寒假暑假班。记得上寒假班的一天,老师正在台上讲着课,我低着头认真记笔记,忽然听见雷鸣般的掌声和尖叫声。一抬头,原来是俞敏洪老师、王强老师、徐小平老师,新东方的“三驾马车”来我们班慰问!俞老师说了很多激励我们奋斗的贴心话,王强老师做了精彩演讲,徐小平老师则唱了首他在国外时写的打工歌,唱出了穷留学生的辛酸,俞老师、王强老师还在旁边为他伴舞,舞姿相当“了得”。
寒假班是要跨年的,就都会在此期间举办新东方与学员的春节联欢晚会。我参加的第一个联欢会在中关村礼堂举行,当天我和妈妈早早就到门口排队,新东方给每个来参加的人发了一大袋吃的,有一盒饺子、两个橘子、一瓶饮料,别的忘记了。没过多久,礼堂门口就排了好几条长龙,在冷风刺骨的北京大年夜,几大队人马每人手中提一个红色塑料袋,很喜庆很壮观。之前,学校收了10块钱的门票钱,不过这些钱只是为了统计会有多少人来,好决定准备多少份吃的,同时控制人数。在我们领食品袋时,钱就退回来了。
清楚地记得,当晚有一个节目叫做“铁头功”,就是用脑袋碎木板、酒瓶子等。那时我还以为演员都是新东方从外面专门请来的会硬气功的人呢,后来进了新东方当老师才知道,当时为我们学员表演的都是各个领导的司机。司机大哥们基本都是从部队出来的,比较勇猛,也都很实在,其中一位司机表演完回到后台,感觉脸上热乎乎的,一摸,居然是脑袋被啤酒瓶子扎流血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自残”?哎,为了让学生过个开心的年,他们还真不容易啊。以后我们每次在一块儿说起那次表演,都会开心地笑,共同回忆那个令人感动的小细节,体会过去美好的点滴。
俞老师放烟花+托福老师联手走秀——做新东方老师时的新年
后来渐渐了解到,每年大年三十,新东方都为学员安排不同的活动,除了与学员的联欢晚会,还有聚餐、集体看央视春晚、唱卡拉OK、舞会等,居然还安排了自习室。出于好奇,有个除夕晚上我专门跑去自习室看了一下,有5个同学在自习!向他们致敬!
记不得是哪个新年前夕了,我在四十七中住宿班上课。早早就听说同学们已经在组织排演春节联欢节目,在住宿部讲课的老师也得表演。那天的联欢,Tom、Jerry和我一起合唱了一首歌,唱的什么已经忘了,只记得唱完之后,学生不依不饶,非得让我们走模特步。于是几个人以不同的组合,又在讲台前面瞎晃悠了半天,来回走了几圈儿。每次还都得有个亮相动作,学生就在下面尖叫、喝彩、起哄、鼓掌、哈哈大笑。当老师的我,这时候是最快乐和欣慰的。因为我们的努力,使得学生这一刻暂时忘了想家,忘了孤单,忘了失落。顺便总结一句,猫步走得最帅的是Jerry,走得最逗的是Tom,走得最傻的是我。
新东方学校除夕蛋糕
联欢完,正好碰到俞老师他们的慰问团来四十七中住宿部放烟花,这些花炮都是俞老师自己掏钱买的。看着那些漂亮的烟花一个个冲上天,我也默默许下心愿,祝福这些学生们,也能够像烟花一样,蓄积力量,冲上云霄,拥有绚烂的未来,实现他们的理想。
俞老师是周杰伦的粉丝——做总裁秘书时的新年
新东方和学员联欢的一个重头戏,就是俞老师的献歌环节。俞老师每年过年都会学唱一两首新歌,在慰问学生时唱给大家听。他平时是没有时间听歌的,所以在年跟前儿就会恶补。我给他当秘书前,他主要以唱《青藏高原》为主,他的声音居然比原唱李娜还高还尖,每次都唱得撕心裂肺的。
我当俞老师的秘书之后,他说要与时俱进,决定在歌唱事业方面转型。为了能更贴近年轻人,他问我现在哪个歌星比较流行。那时是2003年,我说:周杰伦。我拿周董的歌给他听,帮他把歌词打印下来,他说喜欢周董不少歌曲的歌词(这就得感谢方文山了)。在众多歌曲中,他选了《开不了口》这首比较舒缓的歌练习,因为歌词不算太多太快,但即便是这首歌,对那时唱歌总跑调的俞老师来说,也还是相当有难度的。我帮他校正了好多遍调子,但说心里话,收效甚微。这样的教学“成果”对于从事了多年教学工作的我来说,还是有些挫败感的。
后来,他还是选了另外两首曲调比较容易上口的,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和周华健的《忘忧草》。从俞老师身上,我看懂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他一开始总跑调,各种调调都跑过了,后来跑到无处可跑,结果只能越来越准,越唱越好。
俞老师曾经告诉我,他特别喜欢《忘忧草》的第一句歌词:“让软弱的我们懂得残忍,狠狠面对人生每次寒冷。”我明白他喜欢这句词的原因,因为这句话唱出了他奋斗的艰辛。
自从有了新东方,俞老师的除夕夜都是与新东方学员一起度过的。每个年三十的上午,俞老师都还要在办公室处理很多事务,当然也包括练习晚上要唱给同学们听的歌曲。从下午开始,他就到各教学区和住宿部去慰问。快到晚上12点时,就会赶到新东方与学员联欢的中心场地,与同学们一起倒数,迎接新年的到来。
我曾跟着俞老师一起去慰问,他每年都和学员们联欢到凌晨两三点才会回家,但大年初一,当整个城市还是一片寂静的时候,俞老师又会坐上飞往加拿大的飞机,赶去和家人团聚,年年如此。那一年,当倒数结束,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站在众多欢呼雀跃的学生当中,流下了眼泪,感慨于新东方给年轻人带来的一段特殊的经历和回忆,感动于俞老师为了做好新东方一年又一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