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电路分析方面的书。感觉书本里的模型和方程离工作太远了,怀疑是在浪费俺悠哉的时间。俺也问了哈几位搞硬件的同事,比较经典的几个结论俺罗列如下。
宝哥说,电路和模拟电子的许多知识是为微电子学准备的。
俺们做应用层开发的确实没必要精确到每个元件的参数,每个节点的电位,每条支路的电流。尤其是硬件系统的搭建太依赖各个功能芯片,外围元器件参数的确定基本上都是前辈流传下来的经验值,甚至不用俺们动脑子去想这个参数取这个值到底意义何在?!但微电子电路设计就不同了,对细节的精确度要求高的多。俺不搞那方面,就不多说了。
维说,书本里的许多东西都是为考试设计的,没必要太较真。
工作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中遇到的数值上的误差不是靠写微分方程或列行列式就能立竿见影的分析出来的,往往是要靠工程化的检查方式,按某些规定程序设计开发和检查校验电路系统,有成套的章法,按这些章法办事基本上出不了大毛病。
欢说,看了总比没看好!
是啊,这句话点亮了俺!俺不敢肯定今后在做硬件的过程中能遇到多少纯理论的问题,但也许今天俺看了,记下了,今后就会有用到的时候。再说了,触类旁通的知识,这扇门不打开的话,隐藏在它后面的东西恐怕就根本没机会一窥究竟了吧?!再说了,门后面还有门呢!电子里的好多东西是有共性的吧,学会解决某类问题的思路总比不会好,也许这个思路安到别的地方也适用呢!
看了总比没看好!谢谢欢,俺记住了!